(一)以住宅建设为基础,改善人居环境水平
主要目标:至2010年,建筑节能达到15%,新建公共建筑达到国家《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新建住宅达到国家《
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工作任务及项目:
1.推进“四高优秀小区”建设。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
建设部《关于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的指导意见》、《上海市生态型住宅小区建设管理办法》的要求,在新建住宅中重点推进“四高优秀小区”建设,在规划设计、建筑节能、水资源利用、垃圾分类处理等方面提出相应技术要求和管理措施。
2.按照《上海市生态型住宅小区技术实施细则》,选择若干个有条件的住宅小区进行试点,创建上海市生态型住宅小区,引导未来住宅建设向舒适、健康、节能环保的方向发展。
3.以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为重点,深化合同能源管理试点,逐步形成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的市场化运作模式。
4.结合旧房改造,推进旧住宅节能改造工作。
5.围绕“数字世博”推进城市“数字信息化工程”,全面推动浦东信息化发展。进一步促进社会事业支撑体系、社区服务体系、社区服务配套建设的完善,提高住宅建设整体水平。
(二) 以生活垃圾处理为突破口,提升人居环境质量
主要目标:
1.生活垃圾人均产生量实现零增长;
2.生活垃圾资源化循环利用率为95%。
工作任务及项目:
1.在城市网格化管理中加强对居民生活垃圾的管理,建立渣土、装潢垃圾等无机类垃圾的收集、转运、资源化利用机制。不断优化垃圾源头分类,推动垃圾源头减量;建立中心城区垃圾分流转运中心,推进和完善“小分类、大分流”的垃圾收运体系,实现垃圾过程减量。
2.对现有生活垃圾生化处理和填埋处理过程进行整合,综合提升和完善城区生活垃圾的综合处理能力,保障垃圾末端减量。逐步构筑以生化预处理为核心,同时加快建设资源回收利用、有效循环的生活垃圾综合处理系统,形成以生化处理为中心的垃圾生态园。在园区内建立废塑料资源化处理厂;建立废水回用和能源再生系统,实现垃圾高效能源转化-能源园区循环利用-并网发电园外循环;垃圾渗滤液生化处理利用-深度处理-园内绿化洗车资源化利用的循环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