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镇、村加大对环卫基础设施建设和经费的投入,完善郊区居民的垃圾收集和运输系统,完成92个村的整洁村创建任务,完成部分农村墙面“白化”工作任务;六甲港、顾家浜河道整治;洼泥泾打通水系;北蔡镇中心路长征河桥、曹路镇牛路东群河桥翻建。以上项目由环保局负责。
川展路(黄赵路-川六公路)安装路灯;长丰村低压水网改造。以上项目由川沙功能区域管委会负责。
7、为外来人员提供服务,提高其职业技能,进行免费体检,提供文化服务和综合保险。
56万来沪从业人员参加综合保险,扩大外来农民工综合保险覆盖面。该项目由劳保局负责。
实施“共享阳光”工程,为100名符合条件的农民工子女开展为期一年半的中专学历和职业技能培训,并对取得中专学历文凭和技能等级证书的学院推荐就业。该项目由团委负责。
为2万名外来务工人员进行免费体检。该项目由总工会负责。
实施“彩虹计划”,为2万名外来妇女提供妇科检查补贴,为1万名在浦东就读的外省市女孩提供意外伤害保险,为1千名在浦东出生的外省市女婴提供少儿医疗保险,为2千名在浦东平价分娩的妇女提供医疗补贴;为500名外省市妇女提供技术培训费。该项目由社发局负责。
为外来建设者提供文化服务,放映公益电影100场、文艺演出60场,建设2所蓝领公寓图书馆,建设5个图书流动服务点。该项目由文广电视局负责。
8、安装移动警灯和110报警灯箱,建造自行车棚,在校门口安装视频监控装置,推进平安建设。
安装520只移动警灯和200只110报警灯箱;在地铁口、大型商场等公共场所建造204米自行车棚。以上项目由公安分局负责。
为新区297所公办中小学和幼儿园(共418个校区)安装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入侵报警系统等技防设施。该项目由社发局负责。
9、建设急救中心分站,推进社区卫生服务站标准化建设,实施妇科两病免费筛查,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建设施湾急救分站和仁济东院急救分站;在上钢、沪东、北蔡、高东、川沙等区域建设15个标准化社区卫生服务站。以上项目由社发局负责。
为本区退休妇女和生活困难妇女免费安排两年一次的妇科病、乳腺病筛查。该项目由妇联负责。
10、建设社区公共运动场、农民健身家园、文化活动中心和文化广场,开展礼仪培训,为群众提供体育和文化活动场所,丰富精神文化生活。
建设6片社区公共运动场和30个农民健身家园。以上项目由社发局负责。
改建上钢、南码头社区文化活动中心。该项目由文广电视局负责。
新建张江镇环西广场,改建唐镇金枫广场和合庆镇市民文化休闲广场。该项目由张江功能区域管委会负责。
以“百万家庭学礼仪”为抓手,完成2万人次居民的文明礼仪培训,开展主题实践活动。该项目由妇联负责。
11、开通青少年服务热线,建设青少年救助保护中心,建设职工援助服务中心,保护青少年和职工权益。
建设12355青少年服务热线、网络平台、服务网络及青少年救助保护中心,为青少年提供咨询服务和实际帮助。该项目由团委负责。
新区1+28职工援助服务中心规范化、标准化建设,设备配置、人员配备、资料印刷、统一标识和服装等。该项目由总工会负责。
二、新区实施的市政府实事项目
1、职业技能培训。完成3.2万人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市民职业技能水平。该项目由劳保局负责。
2、帮助无保障居民参加医保。帮助30万无保障居民参加居民医疗保险。该项目由社发局负责。
3、将农民纳入养老保障体系。将3780名农民纳入养老保障体系,进一步扩大本市农民养老保障覆盖率,提高农村养老保障水平。该项目由劳保局负责。
4、新建老年人日间服务中心。新建16家老年人日间服务中心,就近为老年人提供就餐、助餐、群体康复等日间服务。该项目由劳保局负责。
5、新设社区老年人助餐服务点。新设24个老年人助餐服务点,突出做好独居、高龄、生活自理有困难和低收入老年人群体的助餐服务。该项目由劳保局负责。
6、为视力障碍者提供信息沟通服务。为视力障碍者建立专门联络群,并通过政府补贴和提供优惠等形式,在保证其基本通话需求的基础上,大幅降低现有固定电话通话费。该项目由残联负责。
7、“阳光车队”优惠乘车服务。以依靠轮椅出行的中重度肢体残疾人和多重残疾人为重点,依托设有专门设施、方便肢残人乘车的“阳光车队”,向肢残者发放“阳光车队”乘车卡,为其提供优惠服务或优先用车,帮助解决出行困难。该项目由残联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