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安康工程”。一是纠正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全面推行以政府为主导、以自治区为单位的药品、耗材、医疗器械集中采购和监督工作。二是严格处方管理,规范诊疗服务行为。继续推进院务公开和医德医风考评机制、诊疗告知制度。严肃查处乱收费行为。三是坚决纠正和查处截留、挤占、挪用、虚报、冒领、套取医保资金行为。四是继续深化治理食品药品安全突出问题。开展打击违法添加非食品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行动,查处食品安全监管中的失职渎职、推诿扯皮、吃拿卡要等违法行为。严厉打击制售假药、劣药和非药品冒充药品等行为,完善药品安全监管制度。五是以政府为主导,有关部门各负其责,严格实行行政问责制,切实纠正发案瞒报、迟报、漏报和压案不报等问题,依法依规对相关责任人作出严肃处理。(牵头单位:市卫生局、食品药品监督局、水产畜牧兽医局。配合单位:市工信委、公安局、商务局、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工商局、质量技术监督局、纠风办)
3.“安心工程”。一是加强对城乡低保资金管理发放情况的监督检查,下半年开展对城乡低保对象大检查工作。二是由民政部门出台《桂林市救灾物资采购管理暂行办法》,完善救灾救济资金使用管理制度。健全资金审批发放程序,重点完善救灾款物的筹集、分配、拨付、发放、使用等重点环节的相关制度;建立和完善乡镇级会计台账,健全经办机构内部监控制度。三是纠正违规使用救灾救济资金物资的问题,坚持专款专用、专项专用、重点使用,合理分配救灾救济资金,确保公开、公平、公正;严格执行《
政府采购法》,切实规范救灾物资采购行为,择优选购,防止暗箱操作。四是纠正滞留救灾救济资金的问题。提高救灾救济资金运行效率和使用效益,保证救灾救济资金在规定时间内足额拨付发放到救助对象手中。五是严格实行资金管理使用分配情况公示制。坚持和完善信息公开制度,大力推进基层政务公开和村务公开;救灾救济资金管理使用分配实行“阳光”运作,全面公开款物的来源、数量、种类和去向,自觉接受社会各界和新闻媒体的监督,增加透明度。六是严格执行救灾救济资金拨付、发放、使用情况备案制,建立和完善资金监管体系,确保救灾资金合规、合理、有效使用。加大救灾救济资金事前、事中、事后监督,严肃查处各种截留、贪污、挪用、克扣、私分救灾救济资金的违规行为。(牵头单位:市民政局。配合单位:市财政局、农业局、水利局、林业局、审计局、水产畜牧兽医局、纠风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