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法制和政府自身建设得到加强,发展环境更加优化。圆满完成“五五”普法、“四五”依法治市、“四五”依法行政任务。累计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561件,政协委员提案1272件。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全面完成。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不断深化,电子政务建设和政务公开工作依法推进。执法监察、行政效能监察、审计监督和纠风治理工作有效开展,政府服务质量、行政效率进一步提升。
2011年,全市上下按照“一九五一”的目标任务和思路举措,全力转方式、调结构、惠民生、促和谐,经济社会各项事业迈上了新的台阶。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分别增长11%和25.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固定资产投资、外贸进出口总额分别增长17.3%、22.9%和19.9%。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1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4.4%和17.3%,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4.4%,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3.56‰。
各位代表,过去四年不平凡的实践与探索,使我们深深体会到,应对各种复杂局面和重大挑战,保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必须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创造性地做好上级精神与潍坊实际结合的文章,在实践中探索具有潍坊特色的发展路子。必须始终清醒地把握宏观形势和潍坊发展的特点,紧紧抓住事关全局的重大问题全力突破,为未来发展打好基础、铺平道路。必须准确认识机遇,善于抢抓机遇,用足用好机遇,尤其要注重争取和用好国家、省实施一系列重大发展战略的机遇,形成加快发展新格局。必须坚定不移地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创新发展,利用一切机会先行先试,推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增强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必须坚持民生为本,倾心尽力为群众谋福祉,让人民群众更多地享受改革发展成果,激发全市人民共建美好家园的积极性。必须锤炼作风、科学实干,大力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提供坚强保障。这些经验,来自实践,弥足珍贵,我们要倍加珍惜,不断发扬光大!
各位代表,回顾四年的发展历程,我们深深感到,潍坊取得的一切成就,归功于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归功于历届领导班子和老同志打下的良好基础,归功于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市政协、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各人民团体及社会各界的监督支持,归功于海内外朋友的真诚关心、大力支持和广泛参与,归功于驻潍部队、武警官兵的无私奉献,归功于全市910万干部群众的团结奋斗、拼搏努力。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向所有为潍坊改革发展作出贡献的各位领导、各位同志、各位朋友和全市广大干部群众,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一系列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主要是:综合实力不够强,人均占有水平还比较低;发展方式粗放问题依然突出,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够强,生态环境亟需改善;城镇化进程不快,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有待提升;城乡、区域之间发展仍不平衡;社会保障水平还不够高,一些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需要继续认真解决;政府公共服务与人民群众的期望还有差距,社会管理亟需创新完善,等等。对这些问题,我们一定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今后五年的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
刚刚闭幕的中国共产党潍坊市第十一次代表大会,提出了今后五年的宏伟目标和基本要求,为今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今后五年,是我市全面贯彻市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全面落实“十二五”规划、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我市加快转方式调结构、再创科学发展新优势的重大机遇期,也是我市顺势应变、乘势而上,进一步提升在区域发展中地位的攻坚时期。我们面临的形势复杂多变,区域竞争更加激烈,转方式调结构的任务艰巨繁重。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世界新一轮产业和科技革命进程加快,国际产业转移和结构调整力度加大;国内经济社会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态势没有改变;我市仍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期,“蓝黄”两大国家战略在我市交汇融合,省委省政府对我市的发展寄予厚望。特别是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我市的发展思路更加明晰,发展基础更加坚实,全市人民团结奋进、建设美好家园的热情空前高涨。我们坚信,只要抓住机遇、科学谋划,万众一心、拼搏实干,就一定能够实现科学发展的新跨越、谱写富民强市的新篇章!
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富民强市为目标,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加快建设创新潍坊、文化潍坊、生态潍坊、幸福潍坊,全面实现“十二五”规划和市十一次党代会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为建设现代化经济文化强市而努力奋斗。
经过五年努力,实现下列奋斗目标:
--综合经济实力实现新的跨越。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地方财政收入实现翻番,达到50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6%,进出口总额突破250亿美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0000美元,成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重要增长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