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建设高标准粮田的指导意见


  加快技术集成推广。围绕小麦、玉米、水稻等主要粮食作物,开展优质高产栽培技术集成研究,建立亩产1000公斤以上产量水平的技术集成模式,制定分区域主推技术规程和田间管理意见。大力实施粮食丰产科技工程、种子工程、耕地有机质提升等农业科技推广项目,推广普及深耕深松、夏玉米免耕机播、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测土配方施肥等先进实用技术。开展农业适应气候变化、农业气候资源高效利用及农业气象业务服务保障等技术推广应用工作,提升高标准粮田科技支撑能力。

  强化技术指导服务。组织省级百名专家、市级千名科技人员、县乡级万名技术人员,组建省、市、县、乡四级专家技术服务团队,深入开展科技增粮活动。大力开展技术培训,全面实施绿色证书培训、新型农民培训、星火科技培训、“阳光工程”、“雨露计划”等系列培训工程,着力培养种粮大户、种植业能手和农民合作组织领办人,全面提升农民科学种田能力。加强县级农业技术推广能力建设,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加速技术推广和成果转化。按照“服务跟着种子走”的要求,发挥种子企业在良种推广、技术指导等方面的作用,加快良种良法推广步伐。充分利用现代媒体、农业技术服务专线等途径,多措并举,解决农业技术推广和综合信息服务“最后一公里”和“最后一道坎”的问题。

  (三)推进农机农艺融合。坚持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促进农业技术集成、高效、规范应用。积极推广精量播种、化肥深施、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等节本增效农机化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巩固小麦生产机械化成果,着力加强玉米机收、水稻机插秧、根茎类作物机收等薄弱环节,扩大覆盖面,加快实现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扩大农机具购置补贴规模,鼓励和引导农民购置大功率、多功能、低能耗农业机械,推动农机装备结构优化升级。实施农机深耕深松整地作业补贴政策,逐步扩大深耕深松整地面积,力争每3年深耕深松一遍。创新完善农机服务模式,以农机专业合作社为载体,实现高标准粮田与机械化生产的有效对接。到2020年,6000万亩高标准粮田生产全程实现机械化。

  (四)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建立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鼓励和支持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托管、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推进生产经营集约化。通过政策、资金的倾斜,大力扶持种粮大户,积极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专业化、社会化服务,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重点加大对农机和植保专业合作社建设的扶持力度,推进农机服务社会化,扩大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面积。到2020年,农机、植保专业合作社统一服务覆盖率达到80%以上。鼓励龙头企业建设粮食生产基地,开展订单生产,健全市场信息体系,实现生产、加工、流通一体化,提高产业化经营水平,促进农业增效,带动农民增收。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