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以交通水利为重点,扎实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征地拆迁工作力度,改善施工环境,抓好望安高速公路建设,力争惠兴高速公路黔西南段建成通车。推进兴义城市环城道路建设,启动兴义市东、西汽车客运站搬迁工程。加快巴铃至白层、马岭至普安矿区专用公路和县、乡等级公路建设,大力推进以路面硬化为重点的通村公路建设。配合做好长沙至昆明快速铁路客运专线黔西南段建设工作。以解决工程性缺水为重点,加快骨干水源工程和输配水体系建设。加快兴仁打鱼凼水库、望谟桑郎水库、兴义木浪河水库扩容工程等项目建设步伐,确保望谟纳坝、贞丰七星、安龙平桥、晴隆西泌河水库开工建设,力争普安五嘎冲、兴义小龙潭、兴仁尖山水库开工建设,加快推进兴义马岭、普安白水、册亨水库等项目前期工作。完成中小河流治理项目8个、病险水库治理12座,完成大型灌区投资3000万元、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投资1000万元,新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8万亩。抓好变电站、通信网络等电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完成电网建设投资6.47亿元。加快“数字黔西南”建设,推动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建设,促进工业化、信息化融合,提高经济社会信息化水平。
(四)以工业园区为载体,扎实推进工业经济发展。加快发展能源、化工、冶金、建材、制药、农特产品加工等支柱产业,大力推动轻重工业协调发展,力争工业投资增长50%,工业增加值达到182亿元,增长23%以上,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9%。加快兴义清水河、兴义郑鲁万、兴仁陆关等工业园区建设,推动新项目、大项目、好项目入园,确保兴义黔桂240万吨水泥、册亨德隆120万吨水泥、兴义郑鲁万33万吨电解铝项目建成投产。切实抓好宜化一期30万吨硝铵、柳化一期50万吨硝铵、望谟120万吨水泥、晴隆北部煤焦化基地等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兴义电厂二期、普安电厂、兴仁煤制油和煤制天然气等项目前期工作。加强投融资平台建设,为园区建设筹措资金。加快煤炭、电石、铁合金等企业技改、整合步伐,淘汰落后产能,确保原煤产量达到2400万吨。加强煤、电、油、运等要素调度,保障工业发展需要。加强环境保护,加大环境污染防治力度。
(五)以城乡统筹为主导,扎实推进小城镇建设。加快城镇化步伐,确保城镇化率提高2个百分点。以县(市)为单位,实现所有乡镇总体规划全覆盖,有条件的建制镇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坚持新区建设与旧城改造并重的原则,加大县城建设、改造力度,充分发挥县城的龙头带动作用。按照“扩大规模、彰显特色”的要求,积极推进乡镇所在地建设,重点改变“以路为市”的现象,着力整治“脏乱差堵”。加强城镇道路、供水、排污、供电、供气、通讯、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壮大产业体系,增强吸纳就业和人口聚集功能,让更多农民就地就近转移就业。稳步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置换城镇社会保障、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置换城镇保障住房试点,通过减少农民富裕农民、带动农村。深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消除农民进城的制度性障碍,切实解决农民工住房、医疗、子女入学等问题。抓好建州30周年献礼工程建设,每个县(市)重点实施1至2个重大城镇基础设施项目、打造1至2个特色小城镇、完成2个以上村庄整治。
(六)以农民增收为核心,扎实推进农业产业化。坚持以产业化提升农业,以工业化致富农民,以城镇化带动农村,积极推进“三化”兴“三农”,努力实现产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土地向专业合作组织和种植能手集中。认真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以“五个培育”为抓手,加大科技兴农力度,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积极实施水改旱工程。加快晴隆年屠宰120万只肉羊加工厂、兴仁年屠宰200万头生猪项目、册亨南华糖厂等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建设进度,着力推进农业产业化,提高农产品商品率。完成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建设任务。大力发展烤烟,确保收购烟叶90万担,力争100万担。积极培育和引进一批辐射面广、带动力强、市场占有率高的大中型农业龙头企业。认真抓好扶贫开发项目落实,以产业化扶贫为重点,实施整乡整村连片开发,实现兴仁、贞丰2个县和戈塘等7个乡镇“减贫摘帽”。认真执行村级规划,深入开展“四在农家”创建活动,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七)以旅游产业为龙头,扎实推进第三产业发展。完成万峰湖国际休闲度假区规划编制,争取两个以上五星级酒店通过国家旅游局评定并挂牌,开工建设州旅游交通运输调度中心和州散客中心,力争兴义市申报全国优秀旅游目的地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加密兴义至贵阳航班,巩固兴义至昆明航线,争取开通广州、重庆等重点城市航线。办好望谟“三月三”、贞丰“六月六”、兴仁“八月八”等民族节庆活动,支持金州汽车展、旅游商品展等会展活动,实现接待游客145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到83亿元。加快发展以现代物流、交通运输、金融保险、信息服务、科技服务、农业服务等为重点的生产性服务业,加速推进顶效金辉物流中心、兴义坪东商贸物流中心建设。积极发展面向民生的房地产业、物业管理、社区服务、家政服务、休闲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业。
(八)以招商引资为动力,扎实推进改革开放。积极开展招商引资推介活动,引导企业主动参与招商引资,主动承接产业转移,扩大直接利用外资规模,吸引更多的国内外大企业、大集团、大公司入驻我州,力争在机械制造、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上取得突破,确保招商引资到位资金240亿元以上。推动进出口贸易快速发展,实现进出口贸易额1000万美元。加强投资软环境建设,降低准入门槛,取消不合理收费,减轻企业负担,定期曝光履约不诚信、行政不作为、执法不公正的典型案例,严肃查处以权谋私、权钱交易、吃拿卡要行为。加快国有企业改革改制步伐,完成贵州醇酒厂改革改制工作。积极推进事业单位、农村产权制度、水务一体化改革,全面推动教育、科技、文化、医药卫生等体制改革。主动参与区域合作与竞争,协调推动西江上游经济区、毕水兴经济带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