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昆明市人民政府关于城市生态隔离带建设的实施意见

  4.突出生物多样性,打造人工植物群落。在实施过程中选择适宜的乡土树种、速生树种为主,并注意林相质量的提高。
  根据不同立地条件以及防护功能和景观功能的要求,选择针叶树与阔叶树混交,深根性树种与浅根性树种混交,阳性树种与耐阴性树种混交,乔木与灌木混交等类型,并达到高低错落有致,层次色彩分明,兼顾生态效益、景观效果和经济效益。根据树种特性、防护功能、立地条件和工程要求确定适宜造林密度。
  (1)涉及到“四环十七射”、铁路、滇池主要入(出)湖河道及周边“四退三还”等部分,原已规划绿化美化建设的重点区域,按照原定相关要求及建设标准,建设生态隔离带。
  (2)以实际需求为导向,在道路两侧、河岸等立地条件较好的适宜地段,建设兼具生产与生态景观双重功能的林带,发展苗木产业,提高经济收入。林带内苗木由永久性绿化景观苗木和临时性生产苗木组成。苗圃林带应种植地径4厘米以上的乔木,初植密度株行距为2×2米,其中紧邻道路第一行定植株应种植地径4厘米(或冠幅120厘米)以上能开花或观叶的景观乔木或小乔木。县乡公路两侧10米、乡村公路两侧5米的景观型绿篱和株行距为4×4米点位上的苗木为永久性苗木,在承包期内不得迁移,其余苗木视作生产性苗木,可按生产经营需要随时迁移;在苗圃式林带的生产经营活动中,要保证永久性苗木的正常生长不受影响。
  (3)结合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建设环城林带。以栽植高大乔木为主,适当以园林景点点缀。林带建设要因地制宜,打造布局合理、植物多样、总量适宜、结构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依托林带、片林、生态园、林网等绿化网络,构筑城市绿色屏障,改善城郊生态环境,使环城周边绿化水平有明显提高。
  (4)村镇和厂矿企事业绿化:工程涉及的全部村庄要进行整体绿化治理,建成“绿化示范村”。示范村绿化内容包括进村道路、环村、路渠、街道、公共场所、农舍四旁和居民庭院的绿化,村庄绿地率达30%以上,绿化覆盖率达到35%以上。厂矿、企事业单位绿化治理内容包括:生产区绿化、生活区绿化、环厂林带建设等。要选用抗污染性强的高大乔木建5行以上环厂林带,生活区要见缝插绿,用抗污染性强的高大乔木建立隔离带,适当建设一些景点、游园。
  (5)充分利用田间道路、河渠、地埂等,栽植杨树等高大乔木,构筑农田防护林体系。
  (6)按照保护与建设相结合的原则,在新建城市生态隔离带的同时,加强对现有的森林资源和城市中达到生态林要求的绿地进行保护,严禁破坏。
  (7)结合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要求,选择生长快、抗逆性强的绿化树种,条件适宜的地块选择有经济效益的树种。苗木标准要求:苗高2.5米以上,地径4厘米以上,常绿树种占80%以上。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