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推动银政合作向更高层次发展,提升银行业服务水平
1.突出金融对产业的服务和支持。认真执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和货币政策,加强产业政策与信贷政策的协调配合,加强政府部门与金融部门的沟通协调,推进政府公共信息尤其是财政预算信息、区域和产业规划信息透明化,营造有利于银行业优化信贷结构、增加有效信贷投放的良好政策环境。完善政、银、企长效合作机制,建立健全对银行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考核激励机制,不断调动银行机构加大对基础设施、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等重点产业领域和重大项目的信贷支持力度,利用基金、贴息、担保等方式重点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中小型企业及民营企业的金融服务创新,逐步提高中小型企业及民营企业新增贷款占全部新增贷款的比重。
2.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切实把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发展作为工作重点,完善以政策性金融机构为先导,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为主体、商业性与其他类型的金融机构协同发展多元化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推动农信社进一步完善产权制度、法人治理结构和内控制度,加快产权组织形式改革,提升竞争力,加强金融服务。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扶持农业发展银行广西区分行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支持力度。支持农业银行广西区分行、邮政储蓄银行广西区分行等金融机构在农村地区加快发展,更好地为“三农”提供服务。支持保险公司加强‘三农’保险基层服务体系建设。加快组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引导民间融资规范化、合法化,通过增资扩股等方式进一步增强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小额贷款公司等微型金融机构的资本实力,使之成为新的金融生力军。
(四)充分利用资本市场,推进融资市场化进程
1.政策、发展战略的重点企业和项目,通过股票融资和发行企业债券、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中小企业集合票据等融资方式直接融资。争取列入自行发地方政府债券试点城市。建立拟融资企业储备库,实行分类指导、动态管理,形成“培育一批、申报一批、发行一批”的拟融资企业梯队。积极推动中小企业开展集合发债,鼓励大中型企业到主板市场融资,支持中小企业通过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融资。推动民营企业进入资本市场融资,将实力较强、潜力较大的民营企业纳入拟上市资源库,给予重点支持。积极推动南宁市优势、支柱产业的成品成为期货交易品种,利用期货市场服务地方经济、服务整个行业实体经济发展。
2.积极发展区域内初级资本市场。充分发挥广西联合产权交易所作为建设南宁金融中心的重要载体之一,拓宽融资渠道,使之成为域内企业资产重组、股权流动的重要场所,成为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及产业提升发展的公共服务平台。加快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提升高新技术企业及中小企业融资和股权流转的服务层次,促进市场资源有效配置,完善创业投资基金、风险投资基金的进入和退出机制。积极接轨北京、天津全国性的产权交易市场,进一步探索建立广西区域性产权交易市场,为企业产权流动与重组提供高效率服务。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