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强力推进中医药重点工作,大力发展医药产业
制定并落实扶持政策,推进公立中医医院改革,加强中医院等级、重点专科专病、县级中医医院改造和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开展中药资源普查试点和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加快省级“治未病”中心建设,促进基层“治未病”工作开展,在所有县级中医院开展“治未病”工作。继续完善农村中医药服务体系,力争乡镇卫生院中医科室设置在“三州”达75%以上,其余地区达100%。加强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建成适宜技术推广县级基地27个。继续开展创建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单位工作,推进民族地区中藏医药惠民工程,强化中医药继续教育和职业教育工作,搞好中医药文化宣传和普及。
加强政策扶持、技术合作与交流,加大民族医药研发力度,大力开展医药产业招商引资,支持培育名牌产品。鼓励优势企业收购兼并和联合重组,推动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对行业发展有较强带动作用的大型企业集团,支持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的方向发展。探索实施并联审批、网上审批,提高审评认证监测服务水平。建立和落实药品质量信用等级评定和分类管理制度、定点帮扶制度,鼓励企业建立自律化管理制度,力争年底实现全省医药工业总产值突破千亿元大关。
十、突出抓好民族地区卫生重点工作
落实《民族地区卫生发展十年行动计划》,统筹安排国家实施项目和医改配套资金,继续实施三大行动,努力推进六项重点工作。加大卫生人才培养力度,拟完成13000人次的招生和培养,使民族地区卫生人力总量、中高级职称人数分别较2011年有较大增长。完善卫生体系,重点加强9个区域中心县医院和294个中心卫生院建设。加强艾滋病、大骨节病、包虫病、结核病和乙肝等重大疾病防控,进一步强化预防免疫工作,提升妇幼卫生服务能力,2012年传染病发病率较2011年降低2%,孕产妇住院分娩率提高至75%以上,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较2011年分别下降10%、5%。扎实推进卫生应急和鼠疫防治工作,积极开展农民健康促进活动、卫生防病知识讲座巡讲活动。落实完成行动计划的保障措施,做好资金统筹、执行监督、分类指导、项目评估和对外宣传等工作。
十一、全面加强卫生文化和党风廉政建设
切实按照《四川省卫生厅关于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加强全省卫生文化建设的意见》要求,推进四川文化强卫战略,实施“四川文化强卫143工程”,构建四川卫生核心价值体系,开展职业文化建设、品牌文化建设、廉政文化建设、党建文化建设等“四大建设”。积极搭建公共文化服务平台,兴建文化活动场所。深入推进文明单位创建活动,以市州为单位,2012年力争创建率提高5%以上,在已建成的5个市州级文明行业的基础上,重点推进1-2个市州争创文明行业。在全系统深入开展为民服务创先争优,大力开展形式多样的卫生文化活动,选树、宣传先进典型。继续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扎实推进党务公开,切实转变干部作风。深入推进“挂、包、帮”活动。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和纠风工作责任制,深入推进惩防体系建设和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抓好反腐倡廉制度的落实。深入开展“三好一满意”活动,加强行业作风建设和民主评议行风。深化工程领域突出问题、庆典研讨会论坛过多过滥和公务用车问题专项治理等工作。以“病人至上,廉洁行医”为主题,开展“廉政文化进医院示范点”活动。进一步加大治贿工作力度,严肃查处商业贿赂案件。完善药品、医用耗材集中限价采购模式,规范医疗机构采购行为。强化项目与资金监管和专项督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