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秀山自治县气象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气象现代化综合实力明显提升。“十一五”期间,财政逐年加大对气象事业的投入,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投入分别是“十五”时期的3.2倍和3.5倍,气象现代化建设的规模和速度前所未有,质量和效益显著提升。一是气象综合观测及信息网络基础进一步夯实,实现了地面基本气象要素自动化观测。建成了24个区域气象观测站、1个GPS/MET观测站、1个酸雨观测站、5个土壤水分监测点、5个人工影响天气固定炮站和2门移动式火箭。建成与市局连通的14兆带宽的通信网、百兆带宽的办公网络,与市局和各区县连通的视频天气会商系统,初步建成气象资料实时和历史数据库查询分系统平台,建成人影作业指挥子系统。二是气象预测预报水平明显提高。建立了以MICAPS3人机交互处理系统为平台,以数值预报为基础、综合分析多种观测资料、综合应用多种技术方法的天气预报新流程。天气预报准确率和精细化程度都有较大提高,24小时一般降水预报准确率稳步提高,预报分辨率由县城精细到乡镇,强对流天气预警时效达到15-30分钟。三是公共气象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不断改善服务手段,拓宽服务领域、丰富服务产品、提高服务质量,最大限度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气象服务越来越高的需求。高度重视和加强对重大活动、重大工程建设、地质灾害、交通安全、森林防火等气象服务。信息发布手段不断优化,气象信息传播方式已涵盖电视、报纸、固定电话、手机、网络、电子显示屏等。全县气象短信用户达到 7千余户,气象咨询电话日均拨打量达700余人次,实现秀山天气在电视频道专题播报,突发气象预警信息随时插播。安装电子显示屏52块,气象信息公众覆盖率达90%,社会公众对气象预报服务满意度达到90%以上。

  气象为农服务工作成果丰富。一是气象为农服务,特别是特色农业气象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完成了油茶,茶叶、猕猴桃等精细化农业气候区划编制,开展了秀山土鸡、金银花等特色农业气象服务。二是加快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建立了7个农村气象信息服务站,建立了由309名信息员组成的气象信息服务队伍,把3012名村组、社区干部纳入决策应急短信服务,这些机制的建立在传递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组织群众避险自救、收集灾情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三是积极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十一五”期间共作业400多炮(箭)次,有效增加降水量,缓解干旱天气影响和风雹灾害危害。四是加强雷电灾害防御、雷电灾害风险评估和防雷工程设计审核工作的组织、监督和管理。组织完成全县所有大型建设工程,高层建筑、重点工程、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危险环境、人员密集场所等雷击风险评估。

  人才体系建设不断加强。高层次教育和培训进一步强化,气象人才队伍整体素质大幅提高,人才建设取得实效,人员知识结构得到优化,大专及以上学历人员比例由20%上升到100%,中级职称人员由3人增加到6人,有重庆市气象部门“183”人才技术骨干1名。

  不断完善“一流台站”建设。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共投入资金约300万元用于改善办公环境和职工生活条件,包括添置办公设施、局院环境绿化、配置工作用车1辆、购置单位周转房2套、宿舍楼的改造、局院管网改造。二是加强预报会商业务平台、观测平台、服务平台建设,业务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