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理安排教师转岗培训,积极调整教师专业结构。学科教师紧缺、专业结构不合理是各县存在的共性问题。各县要按共用经费的5%安排教师培训专项经费,结合每年培训20%的教师、5%送出去培训的教师培训工程,合理安排教师转岗培训,通过转岗培训逐步解决部分学科教师过剩、部分学科教师紧缺的问题。明年3月份开学时由各县教育督导部门牵头,人事、财政、编办等部门配合,集中一段时间,对教师在编不在岗的问题进行一次专项督导,发现问题,坚决查处,并将处理结果上报州教育督导部门备查。学校内部“两大团队”界定要明确,教师专业岗位配备要合理;工勤人员占教师编制,不在教师岗位的,要进行调整分流,保证专业教师质量。同时,今后招聘专业教师时,各学校根据实际需要,申报体、音、美专业教师数量,逐步解决部分学校无体、音、美专业教师的问题。
(五)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努力改善办学条件。一是把教育投资作为基础性投资和基础设施投资的重要方面,不断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增加教育投入,依法确保教育经费的“三个增长,两个提高”,做到财政支出中教育经费支出所占比例州级不低于20%、县级不低于35%。二是逐步解决保育员工资待遇偏低的问题,确保学校保育员队伍的稳定性和工作的连续性。三是通过实施教育布局调整二期项目建设和学校安全工程项目建设,彻底消除D级危房,合理解决学生个人在校外租房就读的问题。四是加快中小学体、音、美教学器材、理科实验教学设备和图书资料的更新步伐,切实保障中小学体、音、美教学和理科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
(六)增强学校安全责任意识,落实学校安全工作责任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教育督导部门,要紧紧围绕建设“平安海南”的总体部署,坚持“预防为主,整建结合,重在建设”的原则,把建设“平安校园,和谐教育”作为确保学校稳定和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建设工作,对学校(特别是寄宿制学校)校舍与设施的安全,学校周边环境的治理,以及加强对师生的安全教育,建立安全管理责任制和应急机制的情况要不定期地进行督导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消除一切安全隐患。
(七)规范和完善“两基”档案资料。“两基”档案是验证“两基”各项指标到达的重要依据,档案资料是否符合国家的要求,将直接影响国家对我州“两基”工作的评价,必须高度重视。要坚持实事求是原则,对“两基”验收以来的档案建设情况认真自查,凡不符合要求的,该清理的清理,该补充完善的抓紧完善。做到内容清晰,数据准确,符合逻辑,科学分类,核查方便,分年立卷,专柜专放,力求让档案资料客观翔实的再现“两基”工作过程,真实地反映“两基”工作实绩。各县教育行政部门也要建立、健全“两基”档案资料,按照真实、准确、全面的要求,专人负责,微机化管理。
(八)扎实做好扫盲工作。重“普九”,轻扫盲是各县存在的普遍现象,各县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充分利用教育布局调整腾出的校舍资源,加强脱盲人员的巩固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