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精简、高效、协调、务实的原则,科学设置思想政治工作机构。大型企业要设立专门的思想政治工作机构;中小型企业设立精干健全的党群综合工作部门,履行思想政治工作职责。企业行政领导要强化思想政治工作意识,把思想政治工作纳入企业管理目标考核体系。企业子(分)公司、分厂车间、班组等基层党组织要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到一线岗位,并严格执行支部党员大会、支部委员会、党小组会和党课“三会一课”制度,大力推广“党员责任区”、“党员先锋岗”等做法,提高教育群众、服务群众能力。
企业工会要组织职工参加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积极组织开展岗位技能竞赛和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做好劳动模范和先进生产者的评选表彰工作。企业共青团组织要深入开展各种主题教育活动,团结带领团员青年在生产经营实践中发挥生力军作用。企业女职工委员会要组织开展巾帼建功活动,教育引导广大女职工增强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精神,全面提高素质,为企业改革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3. 加强企业政工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人才保障机制。根据企业实际需要确定包括党务、工会、共青团等专职人员在内的国有企业政工干部数量,专职政工干部的数量原则上应不低于正式职工总数的1%。牢固树立政工干部是企业人才的理念,按照稳定队伍、优化结构、提高素质的要求,实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人才培养工程,把政治立场坚定、思想理论水平高、懂经营会管理的中青年干部和优秀高校毕业生吸引和选拔到政工岗位上工作。制定实施企业政工干部培训计划,搭建政工人才终身学习平台。完善政工人才培养开发、评价发现、选拔任用、流动配置、激励保障机制。定期对基层政工干部进行轮训,通过建立政工干部交流、轮岗等制度,使政工干部成为复合型人才。关心政工干部的工作和生活,合理确定政工干部的工资、奖金,确保政工干部在学习培训、职称评定、职务晋升等方面与同级生产经营管理干部享受相同政策。专职政工干部要坚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提高服务本领,努力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行家里手,兼职政工干部要在抓好业务工作的同时,投入足够时间和精力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4. 加大投入,建立健全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保障机制。国有企业要把日常思想政治工作经费列入企业年度经费总体预算,具体额度可根据企业实际情况确定。该项经费经行政核拨后,由企业党委(党组)统一掌握,专款专用。加强传统阵地与现代设施相结合的企业宣传思想文化阵地建设和管理,为丰富干部职工精神文化生活搭建更多平台,并坚持不断改善条件,提供优质服务,做到高效利用。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