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四川省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1—2015年)的通知

  (一)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政府推动、全民参与、提升素质、促进和谐”的方针,围绕“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安全健康、促进创新创造”的工作主题和省委、省政府“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部署,面向基层,关注民生,以提升服务能力为核心,以资源共建共享为平台,以推动重点人群科学素质行动为抓手,推动科普进农村、社区、学校、机关、企业和军营,促进科学技术的普及推广,不断提高公民科学素质,为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提供科技和智力支撑。

  (二)工作目标。到2015年,科学技术教育、传播与普及有显著发展,基本形成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组织实施、基础设施、条件保障、监测评估等体系;全民科学素质整体水平持续提升,科学素质建设的公共服务能力大幅度提升,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和创新,促进科学发展观在全社会的深入贯彻落实。全省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4%。

  三、重点任务

  按照《科学素质纲要》要求,“十二五”期间重点开展以下工作。

  (一)继续实施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行动。

  推进义务教育阶段科学素质教育。实施科学等课程标准,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加强监督指导。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农村未成年人特别是留守儿童提供更多接受科学和参加科普活动的机会。加强数字技能学习教育,培养学生运用网络学习和运用信息知识的能力。进一步推广“做中学”活动的经验和成果,鼓励学生通过参与、实践等方式,体验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与方法。重视和开展幼儿科学启蒙教育,推进高中阶段的科学教育,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加强面向少数民族地区的“9+3”免费教育。

  丰富校外和课外科学教育活动。动员科技和教育工作者开展与青少年面对面的科技交流活动,开展大手拉小手科技传播行动、科技专家进校园(社区)、走进科学殿堂等活动。鼓励学生进实验室、动手做科研、参加科学调查体验。继续开展全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高校毕业生创业大赛、明天小小科学家、青少年机器人竞赛等活动。建立完善校外科技活动与学校科学课程的衔接机制。发挥家庭教育在提高未成年人科学素质中的作用。

  营造崇尚科学的校园文化氛围。推进崇尚科学的校园文化建设,重点进行生态环境保护、能源资源节约、心理生理健康、民族文化传承、安全避险自救、应急等知识的宣传普及,加强珍爱生命、远离毒品和崇尚科学文明、反对愚昧迷信的宣传教育,培养健康、文明的学习和生活习惯。积极开展学校科技节、科技周等教育活动,设立科普教育长廊、板报、网站、网络论坛,营造师生自由讨论的文化氛围。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