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积极改进服务质量。着力解决服务企业规范化水平不高、品牌意识不强、质量管理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开展服务业标准试点示范,积极争取并认真组织实施国家级、省级服务业标准化示范项目,建立完善服务业标准化推进机制,逐步形成以示范项目带动的服务业标准化推广体系,引导、督促服务业企业按标准开展生产经营活动,不断提高服务业企业标准化程度。以区域优势特色服务业为依托,以现代服务业集聚为载体,引导和鼓励服务企业开展自主品牌建设,形成特色服务业品牌。以服务企业质量管理认证为抓手,强化企业服务质量意识,提高我市服务企业整体质量管理水平。
7.持续改善环境质量。着力解决水源、土壤和城市空气污染等问题。加强环境污染源头控制,强化环境准入,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环保产业;深化环境污染综合治理,减少污染排放;加大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和污染整治力度,改善水生态环境;推进清洁空气行动计划和城市蓝天工程;开展污染土地治理与修复试点示范,全面开展重金属污染防治。强化生态屏障建设,健全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积极开展“绿化婺州”行动和“森林金华”创建工作,提高自然保护区和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的建设管理水平;严格环境执法监管,加大环保违法案件查处力度,提高执法效率。
三、深入实施三大战略,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8.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推进“国家知识产权工作示范城市”建设,组织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加快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建立健全企业知识产权制度,积极培育知识产权优势企业,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确保知识产权量的增长和质的提升。开展区域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工作,鼓励有条件县(市、区)、园区争创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园区。力争到2015年,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分别达到15500件、11250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分别突破1200件、350件。
9.深入实施品牌战略。加强品牌政策研究,制定品牌培育规划,鼓励争创名牌产品、驰(著)名商标、钱江杯、鲁班奖等品牌(工程);扶持高技术、高附加值、战略性新兴产业及节能、环保产品争创品牌;培育和保护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产品;鼓励老字号企业创新发展;积极培育区域品牌,形成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现代产业集群。到2015年,全市培育发展22个驰名商标,培育创建10个区域名牌,1000个市级以上品牌,200个市级以上服务品牌,新增3个以上鲁班奖等国家优质工程,50个钱江杯优质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