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大力推进人才国际化战略。坚持“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同步推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和本土人才国际化提升,以人才国际化加速人才高端化。拓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渠道,定期赴发达国家和地区开展以“相约南京”为主题的大型招才引智活动,重点打造中国留学人员南京国际交流与合作大会等品牌。加强与海外华人华侨和留学生团体等的合作,广泛建立各类人才合作联盟,不断深化与硅谷、中关村等的人才战略协作关系。鼓励重点开发园区和企业到境外设立产业园、研发中心,就地开发利用国际人才。加强人才境外培训统筹规划,有计划、有重点地选送优秀人才到境外著名研究机构、高校、企业进修深造或开展合作研究。积极推荐高层次人才参加国际科技合作和境外重点工程项目,为人才出国访问和学术交流等提供经费支持。
8、探索创建“人才发展改革试验城市”。以充分释放区域科教人才优势为重点,以创新人才流动配置机制和人才激励保障机制为突破口,探索建设“人才发展改革试验城市”,走有南京特色的人才发展新路,不断积累人才发展路径优势和制度优势。积极推进区域“综合理才”试点,坚持“资源共用、载体共建、政策共享、投入共担”,建立健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在宁企业与地方共同引才育才用才体系,推进区域人才大循环。实时跟踪市域范围内各类人才的重大研发成果,抓好全域一体化人才库和研发信息共享平台建设。推动高校、科研院所人才评价体系改革,开展职称评定改革试点,引导高校、科研院所和人才既重教学质量和学术成果,也重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探索高校、科研院所知识产权归属及分配体制改革,对人才职务发明的使用权规定明确年限,在年限内,人才可更多地享受转化收益;超过年限,人才可全权处理,享受全部收益。实施校地联合育才工程,推进院校专业调整,构建院校与企业间高层次和紧缺型人才联合培养平台。探索人才价值市场价格量化模式,完善人才以专利、发明、技术等要素参与投资和分配的激励机制。
三、深化推进政产学研金合作机制,为人才创新创业提供有力支持
9、全面推行“创新在高校、创业在园区”模式。建立健全政产学研金联席会议制度,广泛开展“科技创新高校院所行”活动,探索创新产学研合作模式,积极构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高科技创新成果转化、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三高联动”格局。制定实施“创新在高校、创业在园区”人才工作意见,从资金投向、财税扶持、产业对接和载体建设等方面,推动在宁高校、科研院所与产业园区全面整合优质资源,打通科研与市场的通道,开辟创新与创业相结合的有效路径,共同扶持人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