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非政府组织建设,不断创新自治工作机制。积极探索推行以外联外、以外帮外、以外管外模式,在外出人员相对集中的地方依托商会、联谊会等建立外出人员计生协会,开展外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自助、自治;在外来流动人口相对集中的社区、企业、集贸市场等场所成立计划生育协会或以工会为依托建立外来流动人口计生协会。发挥基层计划生育协会会员和志愿者的作用,积极开展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宣传倡导,营造群众参与、关爱流动人口的社会氛围,实现外来流动人口计划生育自助、自治,加快流动人口融入城市的进程。
(四)加快推动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综合信息系统建设
1.全面推广应用信息系统,积极实现信息交换共享。全面推广全国人口宏观管理与决策信息系统、浙江省人口计生委开发的全员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管理综合平台,做好平台应用开发和硬件配套工作。延伸信息化应用层级,在市、县(市、区)、乡镇(街道)三级应用流动人口信息系统的基础上,创造条件,将信息化网络延伸至村、社区一级,为基层开展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提供坚强的信息支持。强化信息管理系统动态维护,实现流动人口信息跨部门、跨系统、跨区域共享机制。充分利用公安、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新居民事务)、统计、人口计生、劳动保障、教育、卫生等部门信息资源,建立统一的全员流动人口信息采集、更新和动态管理制度,使信息数据及时、翔实、可信。
2.充分利用信息数据资源,定期开展人口流动态势分析。定期开展流动人口变动趋势的预警监测和综合分析,全面掌握流动人口生存发展状况,为公共管理、科学决策和流动人口享受基本公共服务提供信息支撑。
四、实施步骤
(一)制定方案,宣传发动。2010年底前,市、县两级制定全市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公共服务均等化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启动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公共服务均等化试点工作。
(二)组织实施,有序推进。2011年全面推进试点工作,召开试点工作推进会,通过经验交流、现场观摩等,总结试点工作经验和进展情况,推进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公共服务均等化工作。
(三)总结提高,全面推广。2012年总结试点工作经验,建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考核评估体系。表彰先进典型,总结工作经验,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使全市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水平进一步全面提升。
五、保障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