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实施龙头企业招商计划。
以吸引一批食品、手表及精密机械制造、家电、日用精细化学等行业龙头企业落户为着力点,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提升产业发展能级。以中国轻工业500强企业为重点,采取合作成立公司、设立分支机构等多种形式,积极引进地区总部、生产基地、技术中心和服务中心等落户。到2015年,力争聚集轻纺工业龙头企业达到30家。
2.实施骨干企业培育计划。
以重点骨干企业集团为核心,以资本为纽带,破除机制体制障碍,通过联合重组,加快形成一批主业突出,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进一步提高产业集中度。“十二五”时期,重点支持一轻集团、二轻集团、天纺集团等骨干企业集团做大做强,到2015年,力争形成销售收入超百亿元企业3-5家,收入超十亿元企业达到15-20家。
3.实施民营企业成长计划。
鼓励民营中小企业根据自身优势和特点,联合协作,配套互动,引导民营中小企业与行业大企业大集团建立起稳定的协作配套关系,融入大企业的产业链及国际国内销售网络。充分调动民营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企业技术人才资源储备,对国内外中档市场和新兴市场产品进行重点研发,从模仿创新向合作创新和自主创新发展。
4.实施特色集群促建计划。
搭建产业发展平台。以地区资源和产业特色为依托,创建集信息、研发、培训、检测、交易和物流中心于一体的区域性产业制造与配套体系,使轻纺特色产业集群成为推动产业发展的重要平台。产业集群内实现中小企业资源共享,全面提高产业的制造水平和国际市场竞争力。至2015年,形成5-8个总产值达百亿元的特色产业集群。
(二)聚焦价值,实现产业品牌化发展。
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在提升产品品质和价值的同时,加大现有品牌整合力度,形成集团优势品牌,不断提高品牌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打造一批天津轻纺工业知名品牌和驰名商标。
1.着力打造优势领域集团品牌。
以一轻集团、二轻集团、天纺集团、农垦集团等行业骨干企业为核心,加大对所属品牌的整合力度,打造优势领域品牌伞,形成集团优势,提升市场竞争力。加大对集团品牌的推广力度,推动集团品牌快速成长。到2015年,力争形成3-5个百亿品牌,15-20个十亿品牌,中国驰名商标达到20件。
2.大力提升传统优势品牌。
积极引导企业实施高端品牌战略,提升品牌价值,扩大品牌占有率。充分挖掘海鸥、郁美净、利达、应大、抵羊、仁立、飞天、天一等传统优势品牌的潜力,通过会展、网络、媒介推广等多种形式和渠道,着力扩大品牌影响力,扩大高档产品市场份额,提升行业自主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三)聚焦内涵,实现产业品位化发展。
加快推动轻纺工业与创意产业、高技术服务业等新兴产业的融合发展,以创意丰富产品内涵,以设计提升产业层级,全面推动轻纺工业发展水平,实现品位化发展。
1.促进轻纺工业与时尚创意的有机结合。
积极鼓励创意产业向轻纺工业渗透,加快推动轻纺工业企业由“加工型”企业向“创意型”企业转型,赋予品牌审美、艺术、文化等内涵,使其从物用范畴转向更多地追求精神和情趣上的满足。打造一批以轻工、纺织为产业主题的融设计、展示、销售为一体的创意产业园区、时尚园区。
2.着力推动产业链向高端环节跃升。
着力引导设计研发、品牌营销等专业企业与生产企业加强对接,协助企业把握国际时尚潮流,积极研发时尚、功能、智能性新产品,加速制造业服务化进程,提升天津本土产品的“不可替代性”和非价格竞争力,推动轻纺工业向价值链高端跃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