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加快建设审计指挥中心。实现审计视频会商系统向县的延伸覆盖,建设国家、省、市、县四级审计机关双向互联的视频会商系统。融合审计管理、审计视频会商、异地协同作业、信息发布等系统功能,构建具备统计、分析、评价、预警、展示等功能为一体的全省审计信息指挥中心。提高决策指挥的有效性、及时性、便捷性,为审计机关构建一个信息丰富、展现灵活、指挥有效的审计指挥平台。
(三)稳步推进审计数据中心建设。按照分别建设省、市两级“审计数据交换和处理中心”的要求,建设具有数据采集、共享、交换、管理等功能的审计数据中心,实现省级审计数据中心与市级数据分中心的资源共享。力争到2013年底前,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审计管理和审计业务(包括政府预算执行、税收、金融、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社会保障、外资运用、农业与资源环保、经济责任等审计内容)数据库资源。
(四)积极推进联网审计。在全省范围内逐步推广对财政、税务、社保、公积金等重要行业的联网审计。有条件的市、县级审计机关应结合当地实际,积极推进各种形式的联网审计。针对财政预算执行、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税收征管、社保基金等全省统一信息管理系统和数据大集中环境,探索省、市、县三级审计机关联动的联网审计组织模式。
(五)逐步推进信息系统审计。审计项目实施过程中,充分关注被审计单位信息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积极开展信息系统审计,评价电子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以及系统的合规性、安全性,避免“假账真审”,降低审计风险,促进被审计单位和国家信息安全。
(六)加强网络安全信任体系建设。强化管理和技术两方面的安全防护能力,进一步加快数据备份与系统冗灾、CA认证与数字签名、接入控制与网络边界安全、防病毒与反病毒系统、桌面安全防护与网页防篡改、入侵检测与网络监控系统等信息安全体系建设。
(七)加快审计信息化队伍建设。加大人才聚集和培训力度,整合现有各类审计信息化人才。争取到“十二五”末,全省审计机关基本构建包括审计信息化领军人才、骨干人才、应用人才在内较为完备的审计信息化人才队伍。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对审计信息化工作的领导和支持。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审计信息化工作,加快“金审工程”建设步伐。各级发展改革、财政等部门要积极支持“金审工程”建设,将“金审工程”资金列入计划,加大工程推进力度。各级政府信息化主管部门要为规划建设审计专网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服务,确保审计专网稳定、高效运行。各级审计机关要切实加强审计信息化工作机构、人员和技术装备建设,努力做好项目立项准备工作,积极筹措资金,争取尽快启动,确保各项目标任务按时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