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以用促建,进一步完善整体功能和用户信息。农民信箱体系是一个全体用户的集成,是各种综合信息的集成,必须在每个用户和每条信息编发上严格管理,提高信息质量,发挥信箱的积极效用。一要严把用户注册质量关,用户注册资料是农民信箱分群服务的基础,必须认真按照用户注册流程规范操作,做到本人自愿加入认可签字,并进行身份验证,外省用户在省内需有担保人。信箱用户与手机号码必须一一对应,杜绝出现手机“假号码、一码多人”、 “一人注册多户”等现象。二要严把信息群发管理关。按照群发审批单要求规范操作,合理利用短信资源,分别紧急情况及用户类别予以分类发送,保证短信快速、有效地到达用户手中。三要加强信息发布管理,公共信息要注重发布与农民生产、经营、生活息息相关,农民群众关心的政策法规、最新农情、市场行情等信息,加大买卖信息发布量,努力提高农业信息资源集成的质量。
四、加强培训,切实提高信箱用户的使用能力。推进信箱工程,建是基础,用是关键。目前,在用户群迅速扩大的情况下,培训相对滞后,全省培训用户不到一半,村信息员培训也没有完全到位,影响了使用的效果。各地要把用户培训放到当前的突出任务来抓,做到发展一个培训一个会用一个。要充分利用我厅编发的有关培训手册、光盘、电子教材等,积极开展因人因时因地多形式、个性化的培训,全面提高用户的应用能力,推进农村信息化发展。
五、严格管理,进一步完善农民信箱联络体系。联络体系是农民信箱推广应用的支撑,也是完善信箱服务功能的有力保证。各地要按照层级管理的职责要求,进一步明确职能单位和具体人员,落实系统管理员、信息员岗位责任,严格工作要求。要加快健全村级农民信箱联络点服务、农民信箱使用指导和节假日信息审核发布等工作制度,保证农民信箱体系纵向到底、横向到边,正常运作。市、县农业部门要落实配备专职系统管理员,配备专用手提电脑。要加大投入力度,采取“村自建为主、政府适当扶持”的办法,加快行政村联络点建设。要强化村联络点的规范化建设,按照“八个一”要求,即有一个固定场所;有一台上网电脑;有一部固定电话,并将号码向全村公布;有一个兼职信息员,并能够比较熟练操作电脑;有一块牌子(××村“农民信箱”联络点);有一批“农民信箱”注册用户;有一套服务制度;有一个信息发布栏。努力提高村联络点建设水平,强化村联络点管理,在对信息员进行考核的基础上,给予日常服务误工补贴和年度考核奖励,充分调动信息员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