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加强农产品营销。落实好2010年“冬交会”订单,筹办好今年“冬交会”等系列促销活动。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重点抓好瓜菜、红龙果、莲雾等农产品品牌商标注册,全年计划新培育打造3-5个知名农产品品牌。加快建设“万村千乡市场”和“农村商务信息服务”工程,建设农村商贸服务中心。加强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重点扶持琼海福松实业有限公司的岛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建设,将琼海打造成我省东部地区农产品的主要集散地和批发转运中心。
15.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农业科技服务能力。完善县级农产品质检分中心建设,发挥质量检测流动服务站作用,强化检测。深化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确保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抓好动物春防秋防,努力确保不发生重大动物疫情。加强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扩大统防统治范围。健全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实施好1000万元的良种良苗引进试验示范项目,加大良种良苗良法的引进、示范、推广,计划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面积达10万亩。开展粮食创高产行动,争取纳入国家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范围。
16.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推动沼气建设向联户沼气、大中型沼气、综合利用沼气转变,推广沼气、养殖小区、无公害基地“三位一体”的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新建大中型联户沼气3处,户用沼气65处。
坚持建设和管理并重,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环境建设工程,新建文明生态村60个。
四、保障措施
17.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市农民增收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增收工作的具体组织实施。办公室设在市农林局,认真做好政策研究、综合协调、指导服务、检查督办工作。
18.加大“三农”投入力度。财政支出重点向农业农村倾斜,确保用于农业农村的总量、增量均有提高;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重点用于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确保总量和比重进一步提高;坚持以规划为引导、以项目为载体,加大涉农项目资金整合力度。
19.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实施“强核心工程”,建立健全党内民主制度。切实抓好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培训,加大农村党员干部“双带致富”工作力度。
2011年万宁市农民增收计划
一、主要目标
2011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685元,比上年增加872元,同比增长15%。其中,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纯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分别为2166元、3973元、60元、486元,同比分别增长26.2%、9.9%、19%、13.3%。
二、主要任务
(一)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增加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
1.加快发展瓜菜生产。以出岛出口、进宾馆进超市为目标,大力发展冬季瓜菜生产。重点创建16个瓜菜标准化示范田洋。扶持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代设施瓜菜产业,新增大棚设施瓜菜面积3200亩,创建1个大棚设施工厂化育苗基地。投入资金500万元,对农民群众进行种子种苗扶持,实现冬季瓜菜面积、产量、品种新的突破。力争今年冬季瓜菜种植面积16.5万亩,同比增加8000亩;产量35万吨,同比增加2万吨。
2.加快发展热带水果。发动群众利用坡园地,扩大水果种植面积。加快热作水果良种良苗的推广,加快水果标准示范园建设,重点建设菠萝、荔枝、龙眼、莲雾、无胶菠萝蜜等23个水果标准化生产基地。力争今年热带水果种植面积达12.5万亩,比去年增加1.2万亩;总产量达11.8万吨、同比增长8%。
3.加快发展畜牧业。大力推进畜禽健康养殖,重点是建设5家规模场(小区),新建4个养殖小区,以小区建设带动规模养殖。大力推进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支持龙头企业、专业场建设好原种场和良种繁育场。积极引进海南和牛等良种,建设年出栏100头以上的肉牛育肥示范场养殖小区。力争今年生猪出栏量44万头、禽出栏量722万只、牛出栏量2.1万头、羊出栏量6.5万只,同比分别增长5%、3%、6%和 9%。
4.加快发展渔业。抓好旧池塘改造,推进南美白对虾等水产品精养。大力推广鱼排和虾池环保养殖,创建南美白对虾标准化养殖基地1000亩。加快发展海洋捕捞,组织发动群众投入5000万元,努力建造一批大船。力争今年实现水产品产量5.72万吨,同比增长6%。
5.发展热作产业。稳步发展橡胶、槟榔、胡椒等热作产业,力争今年槟榔种植面积达到25万亩,干果产量2.56万吨;橡胶种植12.4万亩,开割面积9.7万亩,干胶产量达6830吨、同比增长5%;胡椒种植2.5万亩,收获面积2.3万亩,年产量3800吨,同比增长11%。加强热作病虫害防治,在槟榔黄化病危害严重的南桥、三更罗等镇扶持引导发展发展橡胶、柠檬、咖啡、香草兰等热带高效经济作物1.2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