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嘉兴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嘉兴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通知

  (三)主要目标
  1.产业规模。到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在2010年的基础上增长两倍,突破3600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30%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占生产总值的比重每年提高1.5个百分点,到2015年底达到18%左右。力争新能源、新材料两个产业产值分别超千亿元,物联网及相关产业、节能环保、生物和核电关联等四个产业产值分别超百亿元。
  2.企业培育。到2015年,培育一批年销售收入超百亿元企业,突出大企业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引领和支撑作用。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企业和科技型、创新型中小企业,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梯队发展。
  3.技术创新。到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核心领域和重点产品技术水平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拥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力争建立1~2个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省级以上企业技术(研发)中心5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技术研发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3%以上。
  三、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
  (一)新能源产业
  太阳能光伏。以提高电池转化效率为核心,重点发展高效晶体硅电池及组件、多晶硅薄膜电池组件、新一代非晶硅薄膜电池组件、铜铟镓硒薄膜光伏电池组件制造产业,扩大太阳能光伏电池的生产规模;加快高纯硅生产技术研发,重点支持物理冶金法提炼太阳能级高纯硅材料和改良西门子法生产高纯硅的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加快开发环保节能型微晶薄膜太阳能电池片的制备技术,尽快形成低铁超白玻璃、太阳能聚光棱镜等辅助材料的产业化规模化;鼓励发展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集成技术开发应用,智能逆变控制系统及并网技术开发应用,实施太阳能发电与建筑一体化的重大科技示范项目。
  太阳能光热。在重点发展和提升传统平板型集热器、真空管集热器和聚焦集热器的同时,加快发展太阳能干燥器、太阳能蒸馏器、太阳灶、太阳炉、太阳房、太阳能温室、太阳能热发电聚光集热装置、太阳能空调制冷系统等;开发太阳能-热泵一体化热水系统;积极推广大型、高效太阳能热水应用示范工程。
  生物质能。以关键技术突破为核心,加快发展生物质能装备系统及附件制造产业。重点研究开发生物质热解气化及其发电、纤维类原料转化燃料乙醇、生物质直接或间接液化合成油或醇醚、生物质制氢等关键技术;推进餐厨垃圾回收体系建设,重点突破生物质能(垃圾、污泥、秸秆等)资源化利用技术,推动生物柴油对石化柴油的部分或完全替代。
  风电能。提高风电技术装备水平,有序推进风电规模化发展,加快风电与光伏发电互补系统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加快适应新能源发展的智能电网及运行体系建设。
  新能源汽车。鼓励发展新能源汽车,力争实现动力电池、电机等关键零部件核心技术自主化,整车制造产业化。
  新能源装备。以现有的太阳能光伏设备制造技术为基础,重点开发低成本、低能耗、高质量单晶和多晶硅材料生产设备、多晶硅铸锭炉、多线切割机及硅锭破锭设备、薄膜电池生产装备以及相应检测设备,积极发展聚光塔式太阳能电站系统的集成及核心部件与设备。大力发展太阳能光热相关核心设备的生产装备。着力发展生物质能(垃圾、污泥、秸秆等)燃烧用循环流化床、炉排炉、气化炉、热解炉与控制系统及其他配套设备。鼓励发展空气源、地源、水源热泵等生产设备。
  (二)新材料产业
  电子信息材料。重点发展以晶体材料、磁性材料为主的电子信息材料。在晶体材料领域,重点发展半导体单晶硅材料,提升发展压电晶体材料、石英晶体材料以及相关的封装装联合结构材料,提高光电晶体材料的性能和本地化配套能力。在磁性材料领域,重点发展高频、高磁导率、低损耗的高档磁性材料,着力建设“磁性材料与元器件”特色产业基地。
  特种纤维材料。重点发展玻纤深加工,形成玻纤纱、玻纤织物、玻纤复合材料、玻纤制品产业链;加快发展新型纤维品种及其成纤高分子新品种,进一步向上游PTA延伸,同时拓展下游应用领域。重点发展功能性环保型差别化纤维,推动生物质纤维、聚乳酸纤维、碳纤维材料发展;发展产业用纺织品的高性能纤维制造、及其加工和复合加工技术,加快土工布、医卫用纺织材料、农业用纺织材料等产业用纺织品。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