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五、印江民族中草药
梵净山是典型的东亚热带季风山地气候,很适合中草药生长,素有中药材宝库之称。早在明代,印江已有“药五会”、地方医生僧侣等58个设药铺摊,为民众游客看病就医。80年代以来,县民族中医院李光华通过长期实地普查,采集标本,拍照,绘制了梵净山草药藏量分布图,编著了《新编药歌500解》和《梵净山中药资源名录》等书。
二十六、开经门
开经门(亦名开掌)。系以小儿推拿(按摩)为基础创立的独特医疗体系。我县民间医师,是以生姜醮水在全身部位推拿,口中念念有词,不停颂咏。开经门是用推拿、爆灯火、掐穴位、打肚筋等,对五脏六腑经络,贯穿血道,因其寒热温凉,施以寒者温之,热者清之,虚者补之,实者泄之的手法。即可手到病除,效验立见。
二十七、印江神仙豆腐
神仙豆腐(俗名斑鸠豆腐),相传为明代九皇娘在梵净山闭关修身的一种食物。后来,印江土家族人求得制作方法,在饥荒年月以此充饥。神仙豆腐制作,须用上好斑鸠叶,洗净入盆,双手用力搓揉,挤捏,叶烂浆出,加适量泉水过滤入盆,再用事先沉淀好的糯谷草灰水徐徐掺入搅拌,感觉挡手即止,置阴凉处二十分钟左右即成。神仙豆腐细腻悠长,香嫩可口,老少皆宜。有明目益肝,爽肠疏胃,清火败邪之能,亦有降脂降压,增食减肥之功,人称“绿色路路通”。
二十八、印江木黄金豆腐
木黄金豆腐的制作,须选上好黄豆,置于流动泉水中浸泡三小时,再磨成豆浆。经过滤后入锅烧沸,再用酸汤点豆腐并搅拌,酸汤入浆所到之处成花路后,放上筲箕将窖水逼干,锅边四周扑放圆形的碗,将豆腐挤压在锅中,燃上文火,煮到豆腐微显金黄色即制成。金豆腐非梵净山天庆寺“来木泉”之水(当地人称豆腐泉)不能做成。点卤的过程神圣,点卤人先要焚香净身,一般不欢迎外人观看,怕外人带来晦气,出现浆变不清或煮成一锅散碴。金豆腐细嫩柔软、香甜可口。传说为明代宋神宗皇帝品尝后赐名,后作贡品,年年进贡,直至清朝。
二十九、印江龙灯嘘花
印江龙灯嘘花,亦称灯花。每年正月十四、十五傍晚时分,印江区域内的各路龙灯汇聚在宽敞道路或院坝,在锣鼓声、号角声、鞭炮声中,土家汉子赤着身子,舞动龙灯,放花炮的朝着舞龙汉子喷射,朵朵金花,闪闪火星,火光四溅,异彩纷呈,让人心旷神怡,宠辱皆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