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关于公布首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通知

  十五、印江蔡家坳古法造纸
  明代天启年间,印江蔡家坳一带就生产白皮纸,一直延续到今天。构树皮(又称楮皮)是古法造纸的主要原料,作坊及工具有土窑、舀纸房、铁锅、晒架等。生产过程包括选料、蒸煮、浸泡、漂洗、碎料、舂筋、打浆、舀纸、晒纸、收垛、分刀、捆扎、包装等多种工序,号称七十二道工。其产品具有质韧、抗氧化、拉力好、吸水性强等特点,常用于书画、制雨伞、斗笠、包装、祭祀用纸。其工艺相传为蔡氏后裔传入印江,故人们把这种白皮纸叫蔡伦纸。蔡伦被印江民间造纸业主尊为鼻祖、纸神,供奉于神龛。
  十六、印江焰火架编扎工艺
  焰火架又称阴火架,距今约有500年历史。焰火架由八块长方形皮纸板围成的空心柱体,里面共装十三台传说典故内容。施放焰火架时,点燃引线,引燃火炮,隔火板上传说典故彩画在灯火照耀下展示片刻,在火炮的燃放中,下一台传说典故内容又展示出来,直到十三台故事展示完毕。整个编扎按施放程序用竹条、皮纸、火药、鞭炮等精心彩画制作。
  十七、土家族金钱杆
  金钱杆是印江土家族花灯中的一种道具,也是花灯艺术中的一种表演形式。其制作方法是把一根直径2厘米左右的竹子,把两端劈出约5厘米的槽子,在槽间穿上一根小棒或铁丝,然后穿上有孔的几十枚铜钱,在表演中发出独特的声响节奏。金钱杆的唱法为一人唱一人合或一人唱多人合,结构为过门、历史故事、二十四节气、十二古人等。
  十八、土家族摆手舞
  明朝倭寇猖獗,横行无忌。为保卫家乡,抵御侵略,印江团龙土家人开赴前线,浴血奋战,抵抗倭寇。后来,为纪念在抗倭战斗流血牺牲的英魂,每年单月土家先民举行摆手舞活动,摆手舞分大摆手和小摆手,兼融花灯、龙灯、傩舞、茅古斯舞、八卦铜铃舞、跑马舞、劳作舞和农事信仰等内容。
  十九、印江土家族哭嫁歌
  哭嫁是印江土家的婚俗活动之一。梳妆打扮后的姑娘在出嫁前两天晚上,先由母亲“开声”引导,然后有节奏地放声大哭起来,同时,有好友陪哭。哭词有固定语句,如《开声歌》、《哭娘歌》、《哭爹歌》、《开脸歌》等,也有即兴发挥,所诉内容有叙骨肉之情、离别之苦以及自己成长过程等。气氛时起时落,时高时低,最后一个晚上成为哭嫁高潮,一直延续到次日凌晨新娘上轿前结束。
  二十、印江朗溪封火桶子建筑工艺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