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关于公布首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通知

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关于公布首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通知
(印府发〔2007〕13号)


各乡镇人民政府,自治县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5〕18号)精神及省、地有关要求,经有关专家评审,自治县人民政府同意将“印江下洞祭风神”等29个民族民间文化项目列为首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现将代表作名录予以公布。
  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对列入代表作名录和其他有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要制定保护规划,明确责任目标,加强组织协调,落实各项措施,切实保护好、管理好、利用好,使之得以传承和弘扬,为繁荣文化事业,加快我县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作出贡献。
  附:自治县首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自治县人民政府
  二○○七年一月二十九日

  自治县首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一、印江下洞祭风神
  宋末元初以来,每年六月六日,板溪下洞村老百姓设楮旗于广场,举行神秘而隆重的祭祀活动,祈求风调雨顺,便产生了祭风神,分启神、跩神、竖日月旗、杀牲四道程序进行。其跪拜仪节,先设神坛于风神庙或宗祠内,供雷公、电母、风伯、雨师四神位和七十二种牲肉祭品。土师身着大红袍,戴高帽,执宝剑,先步入厨房作法,后返回坛前祷告,坛前神汉在土师作法后,即进行杀牲、跩神、竖旗、烹饪、煮稀饭,众人抢食而告终。
  二、印江梯玛神歌
  梯玛即敬神的人,亦称土老司。梯玛文化源于上古图腾时代,为了生存,土家族人幻想以巫术整治疾病,战胜强敌,征服自然,于是产生了歌乐体的梯玛神歌。梯玛神歌主要有摆手歌、进山歌、敬神歌等,融三教于一体,集九流于一身,以唱、跳、舞、吹牛角来歌神、娱神,祈祷平安,消灾避难,神灵附体,化险为夷。民间把梯玛神歌称为“牛角吹出来的神歌”。
  三、印江合水长号唢呐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