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镇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镇江市商务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第三节 转变外贸增长方式



  (一)推进科技兴贸和品牌兴贸战略。加强自主品牌、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和产品的研发,增强外贸的国际竞争力。巩固和发展传统优势产业,加快发展和引进新兴产业,优化贸易结构。加快培育以技术、品牌、质量和服务为核心竞争力的新优势,提升外贸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力争五年内高新技术出口年均增长50%以上,占全市一般贸易出口比重达到20%;力争加快培育和发展一批国际知名品牌,争取新增省级以上出口品牌企业20个。努力推进外贸出口基地建设,要加快产业集聚,延长产业链条,力争新增国家、省级外贸出口基地或基地出口企业5个以上,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出口产业群。

  (二)加快服务贸易发展。继续提高一般贸易份额,促进加工贸易向两端延伸,转型升级,形成产业链,提升竞争力,提升贡献率。要把发展服务贸易作为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十二五”实施服务贸易倍增计划,拟定全市国际服务贸易若干政策。重点扩大软件服务外包、专业服务、文化创意、体育服务等新兴服务贸易出口。拓展旅游、运输、建筑等传统服务贸易出口。研究CEPA(《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的英文简称)、ECFA(《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英文简称)项下镇江与港澳、台湾等地服务贸易的优惠政策,借助平台加快发展对港、对台服务贸易。适当扩大服务贸易进口,带动服务贸易发展水平提升。力争2015年全市服务贸易出口与货物贸易出口的比率高于1:10。

  (三)创新贸易方式。促进外贸公司由传统的购销型向技工贸结合型转变。出口超千万规模的外贸企业,要加强研发能力建设,建立境内生产基地和海外营销网络,向产业链两端延伸。充分利用电子商务平台,加快对外贸易方式的转型。规模外贸企业要注重自身的网站建设,中小外贸企业要根据企业经营产品的特点,充分利用国内、国外著名电子商务网站和专业电子商务网站开展电子商务贸易。鼓励企业建立境外营销网络,探索建立境外营销促进中心,与当地销售网络对接拓展市场。出口与进口并重,落实国家鼓励进口政策,扩大先进技术、设备、资源等进口,提升装备制造业水平。

  (四)妥善应对国际贸易摩擦。研究贸易壁垒新情况,指导企业自主规避,开展“碳足迹”认证、知识产权保护等工作,更好地拓展国际市场。鼓励企业积极应对国际日益上升的贸易保护措施势头,主动配合做好国家的反摩擦应对措施。发挥镇江市进出口商会等行业组织的作用,形成政府、行业协会、企业和国内外律师事务所在内“四位一体”的应对机制,指导帮助企业积极应对贸易摩擦。

第四节 加快“走出去”步伐



  (一)抓重点项目,培育本土跨国公司。根据镇江境外投资产业特点、企业规模、跨国经营经验和能力,选择境外投资项目3个以上、投资规模千万美元以上的重点企业作为优先培育对象,积极拓展并购、资源开发利用、设立研发中心或生产基地等投资方式,培育国际化大企业,打造镇江可与国际同行匹敌的本土跨国公司。帮助天工、飞达、大亚、沃得等具有跨国经营雏形的重点企业解决境外投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帮助争取国家15%的前期费用直补、实际投资1%的补贴等扶持资金,促进项目早落地早经营早收益。

  (二)充分用好自贸区、合作区、援外区等国家战略品牌加快走出去。鼓励企业进入国家级境外经贸合作区、跨境经济合作区、边贸合作区和援外区,参与项目建设,用好优惠政策,实现低成本走出去。根据企业走出去实际需求,邀请国外驻华机构、我国境外合作区来镇宣讲,让成功走出去的企业现身说法。鼓励资源型、采购型、市场开拓型、研发设计型企业走出去,建立境外资源开发基地、研发中心、采购中心等机构,提升走出去的层次。利用倒逼机制引导面临产能过剩型或贸易壁垒的企业规避风险,加快走出去求生存求发展。加快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转变发展方式,推动交通、环保、电力、化工、矿产开发等新兴对外承包工程行业走出去,鼓励和支持对外承包工程企业开展各种形式的总承包业务。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