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强化个别化教育
13、建立罪犯个别化矫治工作机制。根据改造不同类型罪犯的需要,针对所有在押罪犯,制订“一人一案一策”的个别化矫治方案,落实差别化、个性化的矫治措施,并根据罪犯受改造后的变化适时修正,提升个别教育工作质量和水平。
14、加强重点罪犯的教育。借鉴和运用在政治攻势、疑难事件处理工作中的成功经验和有效做法,加强对危安犯、顽危犯、邪教类罪犯的教育转化工作,重点摸清思想动态,重点教育化解攻坚,重点跟踪改造过程,形成一批典型改造个案。
15、深化亲情教育。重视发挥亲情在罪犯教育改造中的作用,加强对罪犯亲属的宣传,开展亲情帮教活动,建立监狱、罪犯、亲属互动教育机制,规范和丰富亲情规劝教育手段,帮助和促进罪犯思想转化。
16、推进分押、分管、分教工作。研究制定监狱戒备等级分类标准,对不同危险程度的罪犯进行分押。监狱内部按照犯罪类型、犯罪性质、恶习程度等进行分管。根据改造不同类型罪犯的需要,制定有针对性改造措施,提高教育改造效果。
(六)深化心理矫治和心理健康教育
17、推进心理健康指导中心规范化建设。贯彻落实司法部关于心理健康指导中心规范化建设的要求,建立专用场地,配备专用设备,健全工作制度,完善工作网络,确保监狱一线民警心理咨询师人数达到押犯数的1%以上,使心理健康指导中心规范化建设两年内全部达标,并逐步建设一批专业品牌的心理工作室。
18、加强罪犯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危机干预。完善对罪犯的心理测试、心理咨询、心理健康教育、心理治疗工作。普及心理健康基本知识,增强罪犯心理调适能力,解决罪犯的心理问题,帮助养成健康人格。对有心理问题和发生心理危机的罪犯,开展专业心理矫治,实现100%的心理干预。
三、主要工作措施
为确保教育改造工作任务的完成和工作目标的实现,必须切实落实以下六项措施:
(一)统一思想,推进上海监狱文化内涵化发展
切实提高对监狱文化推动教育改造工作发展的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将监狱文化建设融合到教育改造工作中,坚持走内涵发展道路,有效整合资源,把握内在规律,努力打造具有上海监狱特色的监狱文化。进一步探索监狱文化对推进教育改造工作的实践与创新,以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为抓手,逐步形成以“公正、廉洁、善导、高效”为显著特征的监狱民警执法文化,以庄重威严的环境、严肃规范的秩序、积极向上的活动和悔悟向善的启迪为重点,逐步形成以“惩戒、规训、悔罪、向上”为显著特征的罪犯监禁文化,着力打造教育改造罪犯的“文化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