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加快推进商标战略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紧紧围绕“品牌兴州、品牌强州”战略布局和“注册一件商标、培育一个品牌、拉动一个产业、促进一方经济”的总体思路,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优势资源和特色产业为重点,全力打造注册商标、青海省著名商标和中国驰名商标三大方阵为核心,大力推进商标战略,为海南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协调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二)发展目标。围绕我州“四大基地”发展战略,坚持商标优先、梯级推进的原则,以扩大注册商标总量为基础,以培育驰(著)商标为重点,全力打造三大商标方阵,实现注册商标量和质的新突破。争取到2012年,全州注册商标的总量在现有基础上增长2倍,达到260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和集体商标总量达到1件以上;青海省著名商标在现有基础上达到3件以上;中国驰名商标拥有量达到1件以上。
三、加快推进商标战略的主要内容
(一)抓注册,大力培育注册商标方阵。重点围绕我州“四大特色产业”发展战略,利用三年时间,通过广泛深入地组织开展“服务千家企业、培育千件商标”主题活动,力争每年指导服务60家企业,培育注册60件商标,彻底改善我州注册商标总量偏少的现状,努力为培育品牌奠定基础。在继续抓好第二产业商标注册的同时,重点培育第一产业(农业、畜牧业、林业及相关产品)、第三产业(旅游业、服务业及相关产品)的注册商标。着重从五个方面扩充总量:一是共和、兴海、贵南、同德县围绕“畜产品建设”做文章,动员辖区企业申报畜产品、乳制品和民族工艺品商标;二是贵德县紧紧围绕高效农牧业、科技农牧业和特种养殖业做文章,帮助企业申报农产品商标和水产品商标;三是贵南县突出草产品优势,引导企业申请草产品商标;四是龙羊峡依托库区渔业资源,发展养殖、捕捞、加工业,以独特产品动员企业申请注册水产品商标。五是贵德、共和县突出地域旅游优势,对现有的农家院、风情园进行帮扶规范,提高服务档次,引导注册服务商标,走特色经营之路。
同时,加大现有注册商标、地理标志防御性保护性注册,防止抢注。一方面动员企业对现有注册商标扩大类别,延伸注册领域;另一方面各级人民政府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广泛搜集具有地域特色的名胜古迹、自然景观、人文特色、民俗民风、优势资源作为商标设计的重点,进行储备和保护,防止他人抢注,造成资源的流失。
(二)抓引导,积极争取县域好商标、知名、著名、驰名商标,逐步形成县域好商标、知名商标、著名商标、驰名商标方阵。按照“本地知名、全省著名、全国驰名”的梯队发展思路,在全州范围内深入开展争创县域好商标、州级知名商标、青海省著名商标和中国驰名商标活动,努力营造重视品牌、争创品牌的良好氛围。一是按照“申报一批、储备一批、培育一批、注册一批”的要求,不断强化争创县域好商标、州级知名商标、青海省著名商标和中国驰名商标梯队建设。对确定的重点企业,上门开展服务,加强与媒体合作,通过开设专栏、专题报道等形式,组织宣传企业商标,提高商标市场知名度,提升海南品牌整体实力。二是协助企业进一步加大中国驰名商标的争创和申报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力度,争取早日报批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