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信阳市人民政府贯彻国务院和省政府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的实施意见

  (十)根据市场和社会需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合理调整专业结构,大力发展面向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专业,大力推进精品专业、精品课程建设。高度重视实践和实训环节教学,加强职业院校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加强职业指导和创业教育,建立和完善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和创业服务体系。把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和就业率作为考核职业院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指标。加快建立弹性学习制度,逐步推行学分制和选修制。加强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推进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逐步建立具有职业教育特点的人才培养、选拔与评价的标准和制度。

  (十一)创新教育模式。根据市场需求,实行“升学就业”、“订单教学”、“模块教学”、“两后培训”、“扶贫培训”、“阳光工程培训”、“半工半读、工学交替”和“2+X”等多种教学模式并举。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与企业紧密联系,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中等职业学校在校学生最后一年要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实训时间不少于半年。建立企业接收职业院校学生实习的制度。实习期间,企业要与学校共同组织好学生的相关专业理论教学和技能实训工作,做好学生实习中的劳动保护、安全等工作,为顶岗实习的学生支付合理报酬。

  (十二)积极开展城市对农村职业教育的对口支援工作。要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城市与农村对口支援工作的重要内容。各县区要加强统筹协调,把职业教育对口支援工作与农村劳动力转移、教育扶贫、促进就业紧密结合起来。要充分利用城市优质职业教育资源和就业市场,进一步推进城乡之间的联合招生、合作办学。实行更加灵活的学制,鼓励城市职业院校对农村的学生减免学费,并提供就业帮助。

  (十三)坚持育人为本,突出以诚信、敬业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加强职业教育德育工作示范基地建设,选聘一批劳动模范、技术能手作为德育辅导员。加强职业院校党团组织建设,积极发展学生党团员。要发挥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作用,为学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社会环境。

  五、建立和完善遍布城乡的职业教育机构和培训网络

  (十四)各县区根据职教普教比例大体相当的发展要求,制定职业教育学校及培训机构的建设规划,分步实施。建立县、乡、村的培训网络。各县区要安排资金改善县级职教中心办学条件。继续争创省部级以上中等职业示范学校,实施中等职业学校扩容建设计划,扩大中等职业教育办学规模。在市、县两级政府的统筹协调下,通过扩建、改建、新建、迁建、合并等措施,重点支持一批优质中等职业学校扩大办学规模。有条件的县区可以集中力量建设职业教育园区,逐步形成区域性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基地。为了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各县区要坚持中等职业学校建设向乡村偏远地区延伸的原则,对现有条件差的或新建的中等职业学校给予更多的扶持。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