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信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城乡劳动力培训工作的意见

信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城乡劳动力培训工作的意见
(信政〔2006〕37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各管理区、开发区,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近年来,全市劳务经济发展迅速,已成为信阳经济发展的一项新兴产业。目前,全市劳务输出规模达到212万人,年劳务收入123亿元。劳务经济的快速发展,不但为解决城乡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探索出一条新的路子,同时,通过引导回归创业,带回了新的管理理念、生产技术和发展资金,促进了全市经济结构的调整,扩大了劳动力就业容量,维护了社会大局的稳定。为进一步推动全市劳务经济的发展,提高劳务经济运行质量,现就推动全市城乡劳动力培训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强城乡劳动力培训的重要意义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竞争,实际上是人才的竞争,是技术开发和应用能力的竞争,归根结底是劳动力素质的竞争。信阳作为一个人口大市、经济欠发达地区,解决好劳动力的素质问题,不仅能够促进就业,更重要的是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既是一项重要的经济工作,更是一项重要的政治工作。提高劳动力整体素质的着力点,就是要大力开展城乡劳动力培训。这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科教兴市战略和人才强市战略的重要手段,是促进就业再就业、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对于全面推进我市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的进程,加快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提升我市综合实力,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协调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城乡劳动力培训工作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提高劳动者技能水平、促进城乡劳动力就业为目的,以就业引导培训、培训促进输出、输出带动发展为原则,按照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各培训机构参与、主管部门监管、政府购买培训成果、城乡劳动者受益的思路,开展城乡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努力打造信阳劳务经济品牌,提升劳务经济运行质量,为建设和谐信阳做出贡献。

  (二)目标任务。“十一五”期间,全市的城乡劳动力培训人数达到100万人以上,即每年培训20万人以上。其中:劳动保障部门承担5万人/年,教育部门承担5万人/年,农业部门承担4万人/年,扶贫部门承担2.5万人/年,安全生产监督、建设、总工会、共青团、妇联5部门各承担1万人/年。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