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信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信阳市“十一五”茶产业发展规划纲要的通知


  五、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为了提高全市对发展茶产业的认识,保证《纲要》的全面贯彻和实施,必须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市政府成立茶产业发展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茶产业办公室,负责全市茶产业发展纲要实施中的指导、协调、管理和服务工作。各县区也要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负责贯彻落实本《纲要》,制定本县区茶产业发展规划,指导、协调、管理和服务本县区茶产业的发展工作。各县区、管理区、开发区要根据全市规划,将各项指标分解到乡镇、村,并报市茶产业办备案。市政府与县区政府签订目标责任书,实行目标管理,市茶产业办公室、市政府督查室及相关部门组成联合督查组,加强对各县区茶产业发展目标的督查。各县区也要与有关乡镇签订目标责任书,实行专项考核。
  (二)人才保障
  通过多渠道、多形式,加大对茶农和企业人员的培训力度,普及茶叶良种化、标准化、清洁化、机械化、规模化、市场化等技术和知识,培养造就一批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茶叶专门人才;建立人才引进机制,将茶叶人才引进纳入全市人才引进的计划中,不拘一格着重引进和培养高级科技和管理人才,并在工作、生活条件等方面给予优惠待遇;建立专家库,充分利用人才资源,搞好项目决策、技术咨询等服务工作,研究解决茶产业发展中的技术问题。
  (三)科技保障
  建立科技引进机制,将茶业科技的引进纳入全市科技引进的项目中,健全科技推广体系,稳定和加强各级茶叶技术推广机构;加强茶业企业与教学、科研单位协作联合,充分利用茶叶高校、研究单位的技术资源,提高茶产业发展的科技水平;设立茶叶科研机构,对影响我市茶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进行研究攻关,解决我市茶产业发展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建设茶叶科技信息平台,将传统茶业科技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组装配套茶叶生产和加工技术,加快实用技术的推广普及,提高茶业科技信息智能化服务水平。
  (四)资金保障
  制定扶持政策,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一是设立茶产业专项基金。市、县区两级财政部门每年要拨付专项资金,扶持茶产业,重点对无性系良种茶园建设、龙头企业、茶叶质量检测监督体系建设以及有机茶、绿色食品茶、无公害茶园认证等方面工作给予扶持和奖励。二是增加金融信贷支持力度。农行、农村信用社等金融部门每年要安排一定数量的贷款额度支持农户和龙头企业发展茶产业,市、县区茶产业专项基金给予部分贴息;三是争取项目资金投入。利用国家退耕还林、农业综合开发、扶贫开发、农业结构调整、以工代赈、新农村建设等项目资金发展茶产业,在申报这些资金项目时,要向茶产业项目倾斜,重点支持茶产业发展。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