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以城乡环境“五乱”治理为基础,深入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五市十县百镇千村环境优美示范工程”;狠抓城郊结合部、“城中村”、边远乡镇和村庄的专项治理和城乡风貌塑造工作;抓好县城洗车、停车、修车场(点)及农贸市场的规范和管理;不断加强城市执法管理力度。
8、不断优化信用环境,拓展融资平台。进一步完善、搭建政府融资平台,加强银企合作,重点加强对重大项目建设、节能环保、现代服务业、传统产业改造、农业产业化等方面的金融支持,降低贷款门槛,扩大信贷投放力度,大力营造优良的社会信用环境,帮助企业做大做强。
9、继续加大安全生产管理。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深入实施安全生产“三项行动”,加强矿山、道路、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消防、工程建设等重点行业和领域突出问题的治理,结合防汛、防雷、防地质灾害等重大工作,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防止重特大事故发生;认真落实乡镇安全监管工作,抓好“三项建设”,强化安全生产工作领导;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事故应急处置预案,强化应急物资贮备和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10、继续加强民主法治和精神文明建设。坚持民族区域自治,认真贯彻党的民族和宗教政策,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规范政务、厂务、村务公开;完善村(居)民自治,推动社区建设,保障人民群众享有民主权利;强化法律援助;开展“六五”普法工作,加快依法治县进程;抓好国防动员和民兵预备役建设;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建设;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网络,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扎实推进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继续组织开展文明生态城市、文明生态村镇和文明行业创建活动。
11、扎实开展社会治安和维稳工作。完善严打机制,坚持打防结合,健全治安防控体系;进一步推进“天网”工程建设,提高城区治安科技防范覆盖面;继续加大社会治安整治,全面推进平安建设、“打黑除恶”等专项活动;不断加强社会管理创新;着力规范信访秩序,引导群众依法表达利益诉求,进一步拓宽信访渠道,不断完善信访工作长效机制;加强调解组织建设,完善三大调解体系;进一步落实维稳责任制,深入推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加大社会矛盾化解工作的力度,完善多元化矛盾纠纷化解机制,提高对群体性事件的防范能力。
三、强化统筹,注重民生,更加体现构建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