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宾满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11年度新宾满族自治县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通知
(新政办发〔2011〕31号)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直各相关部门:
经县政府研究同意,现将《2011年度新宾满族自治县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二○一一年六月二十二日
2011年度新宾满族自治县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根据国务院《
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令第394号)、《
辽宁省地质环境保护条例》要求,结合我县地质灾害防治情况,制定本方案。
一、目标任务
推进群测群防体系、地质灾害监测网络及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系统建设,提高全县地质灾害预防和处置能力;逐步建立健全全县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系统,完善汛期地质灾害巡查制度,做好汛期地质灾害防范及气象预报预警工作;加强永陵镇夏园村关家西山泥石流、永陵镇抚东钢厂社区泥石流、木奇镇西堡村崩塌等重要灾害隐患点的防治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二、工作原则
1.坚持科学规划,统一领导,协调配合,分级负责,依法管理,科学防治的工作原则,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
2.坚持预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专业监测与群测群防相结合的工作原则,进一步强化对地质灾害的认识。
3.坚持“谁诱发,谁治理;谁受益,谁参与治理”的工作原则,进一步强化能力建设。
三、地质灾害预测
根据气象部门初步预测, 2011年我县降水总趋势多于常年,降水量为750-780毫米。主汛期(6-8月)总降水量接近常年(550毫米)或略多,大部分地区为530-580毫米,降水时空分布不均,阶段性明显,局部地区可能发生洪涝灾害。因此,2011年汛期降雨诱发滑波、泥石流等灾害的概率较常年偏高,局部发生突发性灾害的可能性较大。
四、地质灾害类型及重点防范区
1.滑坡。主要分布在大四平镇四方台村,永陵镇清永陵后山、羊祭台村,苇子峪蛤蟆塘沟等地区。致灾原因主要为集中强降雨,边坡的土体达到饱和或过饱和,边坡处土体的重度加大,原有土体内聚力降低或消失,破坏原始稳固平衡状态,导致边坡局部土体滑移所致。
2.泥石流。主要分布在新宾镇、永陵镇、上夹河镇、苇子峪镇、平顶山镇、下夹河乡等地区及各铁矿企业等矿山的尾矿库。致灾原因主要为山区植被破坏,在暴雨激发下形成泥石流,部分尾矿坝不按要求施工,质量较差,存在着尾矿坝溃坝形成泥石流的重大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