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服务群众,凝聚人心。要主动适应当前社会组织形式多样化和群众需求多元化的新形势,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提高构建和谐社会能力的高度,探索和创新党的群众工作的新载体、新机制,体现公园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社会功能。要发挥好公园党建指导站(临时党支部)的战斗力、凝聚力作用,发挥好党员志愿者的先锋模范作用,在市民游客中旗帜鲜明地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营造积极健康的思想舆论氛围;关心公园游客中的社会弱势群体,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和服务,共同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3)增强绿化志愿者参与公园管理的实效,弘扬和谐文明新风。深化绿化行业践行社会公共道德教育实践活动,深入推进“文明公园,做可爱的上海人”主题实践活动,全面开展“文明在我手中,不乱抛垃圾”宣传整治活动,提高市民游客的文明素质,提高公园绿地的文明程度。聚焦社会公德建设,进一步调整和充实绿化志愿者队伍,不断提高公园志愿者的参与率、上岗率、尽责率,着力解决破坏绿化、乱扔垃圾等“顽症陋习”,把志愿者队伍建成推进城市绿化新一轮发展的重要社会力量,成为弘扬城市精神和展示城市文明程度的亮丽风景线。推广现有公园志愿者工作室建设经验,按照市民游客的需求,放大志愿者工作室的团队合作、品牌服务的效应,使广大市民游客能够更便利地享受到志愿者的优质服务。
二是完善市场运作机制,提升行业服务质量。
2007年是绿化行业深化“管养分开”改革的关键一年。各级绿化管理部门要坚持不懈地推进“管养分开”改革,进一步理顺管理层与作业层的关系。指导管理层加强对其作业企业的管理,把创建文明行业的相关内容和要求纳入到对作业企业的合同管理中,建立和完善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机制;指导作业企业建立职工收入与工作绩效相挂钩的考核机制,并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格考核,特别是对市民游客满意度相对较低的公园售品部、保安、售检票等重要窗口服务岗位,切实加强考核和管理,落实相应的奖惩措施。通过建立和完善市场运作机制,进一步提升公园、公共绿地的养护作业和窗口服务水平,让广大市民百姓满意。
三是完善社会监督机制,及时改进行业管理的薄弱环节。
要采取多种形式,进一步加大社会督查力度,及时推进行业管理薄弱环节的整改,加快构建绿化林业长效管理机制。调整和充实社会督查员队伍,完善督查员工作制度,发挥好督查员在推进城市绿化林业发展中的“啄木鸟”和“智囊团”作用;增强绿化举报投诉热线的服务功能,畅通市民诉求的表达渠道,完善与市民的沟通机制;高度重视新闻媒体的监督,对于负面报道逐项抓好整改和落实;市区两级绿化管理部门领导定期到公园倾听群众呼声,并发挥公园主任接待日制度的优势,及时采纳群众的合理化建议,有效改进工作中的不足之处;完善信访接待制度,规范信访工作的程序,提高信访对象的满意率。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