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倡导生态文明,培育农村文明新风。倡导生态文明,培育农村文明新风。以林业产业经济为切入点,以文明村镇建设为动力,以创建绿色文明家园为目标,通过林业科技下乡和推行乡规民约,引导农民改变传统的居住观念和生活方式,树立健康文明的环境意识,自觉参与村旁、路旁、宅旁、河渠旁绿化,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引导农民在发展经济林致富过程中提高文明素质,在改善家庭、村镇的生态环境和村容村貌过程中提高农镇的文明程度。
三、目标任务和标准
(一)目标
“十一五”期间“创绿色家园 建富裕新村”活动的总体目标是:初步建立农村绿化网络体系,显著提高林业科技支撑和带动能力,基本形成高效经济果林产业体系。建成10个绿色小康示范镇,50个绿色小康示范村,500个绿色小康示范户。
(二)标准
1、绿色小康示范镇:农民人均收入在本区县平均水平以上;镇区绿化覆盖率35%以上,镇域绿化覆盖率20%以上,道路、河道等宜绿化地区绿化率90%以上;建成镇级公园1座(中心镇4公顷以上,一般镇2公顷以上);建成达标乡镇林业工作站;培育一个林业特色产业;扶持1个林业经济合作组织;镇区生态环境良好,基本符合市文明镇的条件。
2、绿色小康示范村:农民人均收入在本乡镇平均水平以上;村庄绿化覆盖率35%以上,村域绿化覆盖率20%以上,道路、河道等宜绿化地区绿化率90%以上;建成休闲绿地1个(中心村3000平方米以上,其他村2000平方米以上);落实林业绿化管理和养护人员;村域生态环境良好,基本符合市文明村的条件。
3、绿色小康示范户:户人均收入超过本乡镇人均收入30%,其中林业产业经济收入占50%以上;庭园绿化良好;基本符合文明新风户的条件。
四、主要措施
1、加大绿化林业建设力度。围绕迎接“世博”会和绿化林业“十一五”规划的实施,在抓好重点工程的同时,积极发掘土地资源的潜力,推进规模化经营的设施农田、菜田林网建设,加大农村地区路旁、河旁、宅旁绿化工作力度;结合“1966”新城镇规划体系的实施,建设镇级公园、公共绿地和村级休闲健身绿地,建成(新建、改建、扩建)镇级公园10座,村级休闲绿地50个;落实绿化林业养护管理责任,保障绿化林业发展和绿色家园创建成果。
2、加大发展林业产业力度。进一步凸现林业经济功能,围绕服务“世博”,建设50000亩“世博”特供基地,推进果品生产技术、果品质量的标准化;试点扶持10个林业经济合作组织,提高经济果林生产经营组织化水平。依托国有林场、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和特色林业基地,开发林业旅游资源,建成10个林业旅游示范基地。充分利用林地资源和空间,探索林业复合经营的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