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加强技术培训和技术服务。一是抓好无公害、绿色优质超级稻生产技术的培训,使项目区60%以上的农户,核心示范区100%的农户掌握无公害、绿色优质超级稻标准化生产技术。二是加强技术跟踪服务,随时解决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3、协助振兴米业抓好无公害、绿色优质大米的认证,培育市场品牌,引导并协助企业与项目区的农民签订粮食生产合同,广泛开展订单生产,实行统一选种、统一施肥、统一用药、统一检测、统一收购,逐步形成“公司+农户”或“公司+种粮大户”的生产模式,加快绿色稻米产业化发展步伐。
(四)财政局
一是建立财政支农资金,统筹安排,集中投入,规范管理的事例机制。二是优化配置农业财政资源,整合支农资金,按照统筹安排、捆绑使用、形成合力的原则,整合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理、标准良田建设、扶贫开发、农耕小型水利建设、农业科技推广等支农项目,集中资金,重点投入,规模开发,提高项目建设标准和资金使用效益。三是负责扶持粮食加工龙头企业,帮助其扩大再生产规模。
(五)国土资源局
一是进一步规划好6万亩优质超级稻标准化生产基地。二是利用土地整理项目加大对核心区基地设施建设投入,进一步完善基地的基本设施建设。2009年争取省、市以上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模0.5万亩。做好农田基本设施建设的用地调节工作。三是协助振兴米业搞好厂址搬迁工作。
(六)水务局
负责搞好核心区农田基本设施的排水渠、灌水渠的配套排灌附属设施建设,加固和整治好小山塘、小水坝、小渠道、小电排、小泵站、小堤防等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以及水利续建配套工程的建设,确保6万亩优质超级稻标准化生产基地有可靠的水利基础保障。
(七)农机局
一是负责推广机械化耕作。力争在2015年前建成10个200亩以上的水稻全程机械生产示范区。扶持项目区内的农机大户、农机协会、合作组织的发展,培育10个以上的农机化生产大户和合作化组织,在核心示范区内机耕道满足使用的区域率先实现机耕、机插、机收率100%,逐步实现栽插、排灌、植保、烘干、运输等其他环节全面机械化。二是搞好农机操作技术培训和跟踪服务,保障农机正常运行。
(八)粮食局
负责加强粮食购销体系建设。一是加强仓储设施建设。对仓储设施进行维修和改造,改善仓储条件,提高仓容。二是落实国家粮食收购最低保护价政策,组织基地的粮食收购和调运工作,做到随到随收,保护粮农利益。三是帮助企业技术先进生态、绿色环保食品,创建品牌,以提高新晃大米的市场占有率和知名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