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扫黄打非”的工作重点是:(1)严密封堵和查缴政治性非法出版物,特别是诋毁我国政治制度,歪曲党史、国史、军史,污蔑党和国家领导人,攻击平息1989年春夏之交政治风波,宣扬“法轮功”等邪教教义,煽动民族分裂的非法出版物和印刷品。(2)及时屏蔽和删除利用信息网络传播的各类有害信息,特别是通过互联网、移动通讯工具传播的政治谣言、淫秽色情信息和侵权盗版内容。(3)大力扫除淫秽色情、凶杀暴力、封建迷信等文化垃圾,特别是淫秽色情书刊、音像制品、动漫游戏和各类印刷品。(4)坚决查缴各类侵权盗版制品,特别是盗版音像制品、计算机软件、教材教辅读物、畅销书和常销书。(5)严肃查处取缔各种形式的非法报刊,特别是非法夹带、邮寄入境的境外有害报刊和利用境外注册刊号在境内出版的非法报刊及以“一号多刊”等形式出版的非法报刊。
三、集中行动组织安排
第一阶段:2月上旬至4月下旬。以整治出版环节为重点开展集中行动。电信管理、公安等部门对网络上违法有害信息进行集中整治,强化行业自律和公众监督,有效遏制违法有害信息的网上传播。4月26日世界知识产权日前后,地区 “扫黄打非”工作小组办公室统一组织开展全区性集中销毁侵权盗版制品及各类非法出版物活动,并组织中小学校广泛开展“拒绝盗版,从我做起”主题教育活动,营造保护知识产权的浓厚氛围。
第二阶段:5月中旬至7月底,以整治印刷复制、运输环节为重点开展集中行动。学校暑假开始后,集中检查各类文化产品批发、零售、租赁摊店,重点查缴以未成年人为销售对象的有害印刷复制品。加强对互联网上网服务经营场所的管理,坚决取缔“黑网吧”,严肃查处互联网上提供侵权和违法有害信息服务的违法违规行为。
第三阶段:8月中旬至11月中旬,以整治市场、进口环节为重点开展集中行动。高密度检查出版物、互联网上网服务、美术品展销、文化娱乐场所等实施重点监控和反复巡查。国庆节前后,要进一步强化防范措施、加大检查力度,确保文化市场健康有序。密切关注网上舆情信息动态,严密封堵境外有害出版物和政治谣言等有害信息,整顿、查处一批违法违规网站,处罚一批不法分子。
四、主要措施和工作要求
(一)强化市场监管。要健全出版物批发零售企业承诺书制度,完善违法违规经营者黑名单制度和书面警示制度,严格行业准入、退出机制。加强对文化市场的日常监管,着力治理企业制售非法出版物和文化垃圾问题,着力整治兜售盗版和非法出版物的游商、地摊和无证照经营者。地县“扫黄打非”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建立和完善24小时接受举报机制,及时向“扫黄打非”工作领导小组主要负责同志报告文化市场重要动态,并及时通报有关部门。针对2009年重大庆典、重要活动和敏感日期,制订周密的“扫黄打非”工作预案,细化各项预警措施,一旦发生突发事件,立即启动应急机制,防止事态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