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坚决防范和纠正保障性住房建设、配置等环节的不正之风。在建设环节,确保保障性住房建设用地专项专用,加强资金监管,严肃查处擅自改变用地性质、挤占挪用建设资金等问题。在配置环节,及时将保障房房源、配置过程、配置结果等相关信息公之于众,接受社会监督,做到配置过程公开透明、配置结果公平公正。在管理环节,加强对保障性住房运营、退出的监管,坚决查处擅自改变住房性质或将住房转上、转租、转借或空置的行为。同时,简化管理程序,规范收费行为,提高办事效率,方便人民群众。
(四)坚决纠正损害农民利益的不正之风。深化强农惠农资金监管,坚决纠正和查处截留、挤占、挪用、套取强农惠农资金等问题。保障和维护农民土地权益,切实解决在农村土地承包、流转、耕地占补平衡、土地整治等环节损害农民利益的突出问题,继续加强农民负担监管,严格规范“一事一议”筹资筹劳行为,坚决纠正面向农民和村级组织的乱收费和集资摊派行为。继续开展农资打假,严肃查处制售假劣农资坑农害农行为。继续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进城务工农民工随迁子女入学等问题。
(五)坚决纠正食品药品安全领域的不正之风。着力推动建立政府负总责、有关部门各负其责、企业履行主体责任的食品药品责任体系,强化责任追究。在食品药品行业开展诚信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食品药品安全事故报告、调查、处理和责任追究机制。纠正重审批、轻监管的现象,严肃查处监管中的失职渎职、推诿扯皮、吃拿卡要等行为,推动食品药品安全各环节监管责任的落实。严厉打击食品药品生产流通领域的违法犯罪行为。开展药品安全专项整治,严厉打击违法药品广告、非药品冒充药品等行为。重点抓好农区食品药品安全集中整治行动,确保全区各族群众食品药品安全。
(六)深化纠正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工作。加强对政府卫生投入资金以及基本医疗保障基金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坚决纠正和查处截留、挤占、挪用、虚报、冒领、套取资金行为。继续推进和完善以政府为主导、以省为单位的网上药品集中采购,逐步将医用耗材、检验试剂和乙类大型医用设备纳入集中采购范围,严肃查处药品集中采购工作中的违规行为。加强对医疗机构收费行为的监管,坚决纠正和查处各种乱收费的问题。进一步加强医德医风建设,规范诊疗服务行为,加强医疗机构收费行为监管和合理用药监测,坚决纠正和查处检查过多和开大处方、开单提成和收受回扣、红包等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