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2
浙江省“365”节约集约用地实施方案(2011年)
一、节约集约用地主要目标
2011年确保实现以下三个方面工作目标:
(一)保护耕地更加严格规范。全省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和标准农田保有面积均达到国家下达和省政府确定面积,且土地开发整理复垦补充耕地满足占补平衡要求。
(二)保障发展更加持续有力。科学安排新增建设用地计划,加大批而未用土地消化利用、存量建设用地盘活挖潜力度,全省当年新增建设用地不突破国家下达的土地利用年度计划。
(三)节约集约更加扎实有效。全省单位GDP增长的新增建设用地消耗量同比下降5.0%;单位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新增建设用地消耗量同比下降3.0%。
二、节约集约用地“六大工程”主要实施内容
(一)城镇建设节地工程。一是开展节约集约模范县(市、区)创建。全面推进模范县(市、区)创建活动,2011年底全省80%的县(市、区)达到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市、区)标准。二是推进批而未供土地消化利用。部署开展批而未供土地消化利用专项活动,切实加大批而未供土地消化利用力度,全省批而未供土地面积与2010年底相比减少8万亩。三是加快盘活存量建设用地。以开发区(园区)为重点,开展“集约促转型”专项活动,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优化、产业转型升级。全省盘活存量建设用地面积2万亩。四是开展闲置土地清理处置。部署开展加快闲置土地清理处置专项活动,全面查清闲置土地、低效利用土地的基本情况,依法清理处置一批现状闲置土地。全省2006年1月1日以来的现状闲置土地处置率达到80%以上。五是继续做好8个节地型城市模式试点。六是实施城镇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继续做好城镇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试点工作,年内开展7个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试点。
(二)工业建设节地工程。一是构建节地型产业集聚区。结合产业集聚区建设,开展产业集聚区节地示范专项活动。加强产业集聚区土地供应管理,严格区内工业建设项目用地条件,推进现有产业用地整合利用,年内开展14个产业集聚区节地示范建设。二是开展开发区“集约促转型”专项活动。建立完善低效利用土地退出机制和工业企业节地挖潜机制,通过支持企业重组兼并、低效利用土地回购、加快存量土地流转等途径,盘活一批开发区(园区)低效利用土地,年内完成开发区(园区)低效利用土地挖潜面积8000亩。三是开展企业节地挖潜专项活动。加强对企业节地宣传工作,鼓励企业探索节地挖潜的新思路。年内新完成40个工业企业节地挖潜活动示范试点建设。四是推进多层标准厂房建设。进一步指导开展标准厂房建设,建成并投入使用标准厂房面积360万平方米以上,完成11个省级标准厂房建设示范试点任务。
(三)住宅建设节地工程。一是推进住宅建设节地示范。加大节能省地型住宅推广力度,全省新启动国家康居工程2个。二是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科学编制、按期公布年度住房用地供应计划,确保完成中央下达我省的年度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任务,确保一批保障性住房用地及时动工建设。全年新开工(改造)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面积1388.7万平方米,落实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用地面积1.35万亩。
(四)基础设施建设节地工程。一是全面推进基础设施建设节地。继续从方案选址、设计优化、定额控制、施工建设的集成创新方面开展基础设施建设节地示范试点。二是结合存量基础设施用地利用现状调查,推进存量基础设施改造利用,鼓励推进基础设施有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