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海东地区行政公署办公室关于印发海东地区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


  (二)实行政事分开,完善公立医院运行机制。

  积极探索理事会、医疗集团等多种形式的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构建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分工、相互制衡的权力运行机制。落实公立医院独立法人地位和经营管理自主权,强化经营管理责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管理人员聘用和内部收入分配。推行院务公开,推进民主管理。

  (三)实行医药分开,改革公立医院补偿机制。

  改革以药补医机制,积极探索医药分开的多种具体途径,试点县要将公立医院的服务收费、药品加成收入和政府补助三个补偿渠道改为服务收费和政府补助两个渠道,逐步取消药品加成政策,对公立医院实施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后的缺口部分予以补齐,并采取增设药事服务费、调整部分技术服务收费标准等措施,由医疗保障基金支付和增加政府投入等予以补偿。药事服务费标准按照药事服务成本并综合考虑社会承受能力等因素合理确定,纳入基本医疗保障支付范围。

  落实对试点公立医院基本建设和大型设备购置、重点学科发展和政策性亏损补贴等投入政策。符合国家规定的离退休人员费用由同级财政全额负担。对公立医院承担的公共卫生任务给予专项补助,对政府指定的紧急救治、救灾、援外、支农和支援社区等公共服务经费予以保障。

  (四)推行营利性与非营利性分开,完善医疗机构分类管理制度。

  严格界定营利性与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的举办主体,政府不举办营利性医疗机构,重点办好公立医疗机构,坚持以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为主导,营利性医疗机构为补充。社会资本可举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也可举办营利性医疗机构。非营利性与营利性医疗机构均要执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依法规范执业,接受卫生行政部门的统一监管,营利性医疗机构同时接受工商、税务等部门的监管。

  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主要提供基本医疗服务,执行财政部、卫生部颁布的《医院财务制度》和《医院会计制度》,以及政府规定的医疗服务收费项目和价格。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提供特需服务的比例不得超过本机构医疗服务资源的10%。鼓励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培育发展特色专科,支撑可持续发展,其所得收入用于弥补医疗服务成本和规定的合理支出外,收支结余只能用于自身的 继续发展。营利性医疗机构根据市场需求自主确定医疗服务项目和价格,使用的药品执行政府指导价,参照执行企业的财务会计制度,依法自主经营,履行纳税义务,其所得收益可用于投资者经济回报。对营利性医疗机构承担政府指令性任务或提供公共卫 生服务,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给予必要补偿。


第 [1] [2] [3] 页 共[4]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