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为615例贫困白内障患者免费开展复明手术,其中:平安95名、民和110名、乐都110名、互助100名、循化100名、化隆100名。(地区卫生局负责)
(3)完成6000户无害化卫生厕所建设任务,其中:平安910户、民和1889户、互助500户、化隆2701户。(地区卫生局负责)
(4)继续在平安县、民和县、化隆县实施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项目。(地区卫生局负责)
12.加强专业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建设,提高服务可及性。
(1)启动卫生监督体系建设和发展规划,支持县级卫生监督机构建设。按照国家下达的投资计划,认真组织实施,确保地方资金及时足额到位,按时竣工投入使用。(地区发展改革委、地区卫生局负责)
(2)全面实施精神卫生防治体系建设与发展规划,加强精神卫生专业机构建设。按照国家下达的投资计划,认真组织实施,确保地方资金及时足额到位,按时竣工投入使用。(地区发展改革委、地区卫生局、地区民政局负责)
(3)依托县级医院建立县域内农村院前急救体系,按照国家下达的投资计划,为县配置必要的救护车和指挥系统,同步建立体现公益性的运行机制,认真组织实施,确保资金及时足额到位,按时完成项目任务。(地区发展改革委、地区卫生局负责)
(4)落实传染病、鼠防和其他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从事高风险岗位工作人员的待遇政策。(地区卫生局、地区财政局、地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负责)
(五)积极稳妥地推进公立医院改革
按照上下联动、内增活力、外加推力的原则,积极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着力创新体制机制。同时,在全区范围内大力推广行之有效的便民惠民措施,提高公立医院的服务质量和运行效率。
13.不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试点,探索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经验。
加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力度,力争形成公立医院改革的基本路子。全区形成以民和县人民医院为推进综合改革试点,海东医院积极参与改革,其他县级医院探索经验的良好局面。加快推进综合改革,鼓励在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和非营利分开等重点难点问题上大胆探索。探索建立高效的公立医院管理体制,形成规范化的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积极推进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健全聘用和岗位管理制度,形成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完善以服务质量和效率为核心、能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的绩效考核和分配激励机制。改革公立医院补偿机制,落实政府投入政策,完善医药价格机制。(地区卫生局、地区财政局、地区发展改革委、地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地区编办负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