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化县今后不再新建铁合金项目,原有铁合金企业按国家政策就地淘汰。
四、保障措施
1、提高认识,增强加快产业集中的紧迫感。进一步调整优化我区工业产业布局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是实现我区工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实现工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构筑特色经济,有必要在区域内对产业发展进行合理分工,充分发挥各自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产业优势,充分考虑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和无序竞争,形成区域协调发展的格局。因此,各级领导和部门要站在全局角度,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加快产业集中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地、县经贸委、发改委、财政局、交通局、国土资源局、环保局、电力公司等部门也要根据各自的职能,明确责任,落实任务,采取有效措施,加快工作进度,确保实现优化全区工业产业布局的目标。
2、加快工业集中区规划和建设。在工业集中区的规划和建设上,既要加快工作步伐,又要防止盲目性,防止简单拼凑,对定位不清、产业发展方向不明、特色不突出的工业集中区地区一律不予批准。条件基本成熟的工业集中区,要按照“规划科学、定位准确、布局合理、功能健全”的要求,因地制宜,着眼长远,制定总体规划,合理设置功能区。抓紧做好土地利用规划调整和供电、供水、通路、通信等专项规划的编制及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有条件的工业集中区还要做好供气、铁路专用线的规划和建设工作。建设工业集中区既要有近期目标,可操作性强,使集中区尽快建成并发挥效益;又要有长远目标,明确产业发展方向,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为今后发展在空间上、产业延伸上留有余地。要充分考虑资源供给、环境承载情况,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和无序竞争,使每个工业集中区各有特色,形成规模,形成主导产业,成为全区经济发展、节能减排的重要平台。充分利用集中区现有基础设施条件,采取政府投资、银行信贷、社会融资、引进外资等多种途径,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来建设工业集中区,重点抓好集中区规划控制区的供排水、道路、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为入驻集中区的企业创造便利条件。从今年开始,地区将把工业集中区的建设工作作为各县、各有关部门年度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
3、大力营造良好投资环境。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增强服务观念,提高服务水平,加强工业集中区软环境建设,使集中区逐步成为技术、资金、市场信息的集聚平台。对入驻工业集中区的项目,推行并联审批制度,对项目立项、工商、税务、用地报批、工程设计等,提供一站式全程服务;对集中区内龙头型、外向型、科技型、规模型和示范型企业,建立领导联系制度,定期走访,重点扶持。研究设立工业集中区发展专项奖,对招商引资、销售收入、工业增加值、上缴税金、安置就业好的工业集中区,予以奖励。健全政策法规,规范市场秩序,形成具有强大吸引力的投资环境,努力营造一种“亲商、安商、富商”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