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发展重点。充分发挥骨干企业、名牌产品的牵动和带动优势,建设北方最大铝型材生产基地为目标。重点发展多元化用途的民用和工业铝板材、铝型材、铝线材、铝管材。到2015年,铝材产业集群实现产值100亿元。
3.2011年主要任务。2011年,依托现有企业加快铝工业基地建设,围绕铝制品加工产业链,有针对性地开展招商引资进行产业配套,形成上下游互动、紧密相连、协作配套的产业价值链。重点抓好总投资1.5亿元的昌泰铝材有限公司铝型材项目、总投资1.1亿元的托田铝业有限公司铝型材项目、总投资1亿元的丰华发展集团东方有色金属有限公司铝型材项目等。全年铝材产业集群实现产值30亿元。
三、扶持政策和保障措施
(一)加大各级财政扶持力度。市、县两级财政要优化支出结构,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增加县域工业园区和产业集群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建立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多元投入、上下联动的园区、集群建设模式,解决资金短缺问题。今年要将供水、供电、污水处理厂和道路列入政府支持重点,优先扶持。要整合财力资源,将国家、省、市的贷款贴息、项目补贴等政策集中支持产业集群建设,促进四大产业迅速崛起。
(二)提高有限土地指标的利用效益。要坚持节约集约和科学安排用地,对县域产业集群建设用地指标实施统筹安排,保证应上、急上的大项目优先落地。对用地指标进行动态管理,及时对因故变动项目的用地指标进行调整,提高开工率。除电厂等特殊的项目外,集群外不单独供地,提高投资强度和产业聚集度,促进新增用地效率大幅提升。继续以土地回购、督促开工、厂房改扩建等方式盘活存量工业用地,加大闲置土地清理力度,缓解用地指标紧张问题。
(三)强化科技研发和孵化能力建设。围绕四大产业集群,加强科技研发和技术创新,增强科技对产业集群发展的支撑能力。一是与国内外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建立长期技术合作关系,优先引进产业集群发展领先的先进技术和科研成果。2011年,力争每个产业集群都至少与国内外一家科研部门建立科研生产联合体,共同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二是与国内外产业发展先进地区建立横向联合,在技术、设备、工艺等方面进行合资合作,促进产业技术进步。三是与行业主管部门和相关部门建立经常性联系,捕捉产业发展方向和重点,寻求国家、省产业发展政策支持。四是与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建立合作关系,实行联合办学,在营口大学园设立电机、装备制造等专业,培养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储备科技和劳动力资源。五是广泛招聘人才,面向社会公开选拔专业人才到园区工作,并选派相关专业优秀大学生到基层挂职锻炼,培养技术力量。
(四)加快推进融资体系建设。定期组织召开县域银企对接经济信息发布会,建立健全银企合作长效机制。加快组建农村商业银行、村镇银行相关工作,鼓励发展小额贷款公司。协调、引导、支持邮储银行储蓄资金返还县域,完善多渠道的投资体系。加快推进已启动的县域担保体系建设,鼓励发展各类担保公司,增强融资担保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