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铟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

  --扩大对外开发原则。充分利用国际、国内市场,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和资金,鼓励战略投资者到云南发展铟材料及后续产业,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参与铟产业分工与合作。
  --可持续发展原则。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统一,正确处理好产业发展与就业、资源、环境保护的关系,兼顾短期目标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建立可持续发展的产业体系。
  (三)主要目标。合理配置铟产业有关生产要素,引导有关企业实施联合重组,规划一批重点项目,着力建设铟核心原料、铟基材料优势产业基地,控制粗铟及标准铟输出,加快精深加工产品的产业化进程,加强二次资源回收再利用,不断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将铟产业的重心由铟金属提取和粗加工转移到铟材料生产和后续产品开发应用上来,拉动下游及有关产业发展,实现铟产业可持续发展。
  力争到2015年,标准铟产能达到并控制在150吨左右,将铟深加工产品比例提高到 30%-50%。
  三、发展方向、布局及重点
  (一)发展方向。加快调整产品结构,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大力发展高纯钢材料、铟化合物材料、半导体材料和铟合金材料,积极推进与铟材料相关的光电子器部件、其他有关器部件的开发应用,通过多种形式整合与合作,逐步建成结构合理、技术先进、产品多样、服务完善的全国规模最大、世界知名的铟研发、生产基地。
  (二)产业布局。在铟资源丰富、铟金属生产集中的红河州、文山州等地,围绕云南锡业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蒙自矿冶有限责任公司等铟产业龙头企业,通过企业联合重组,减少粗铟和标准铟的生产企业数量,实现规模化生产,努力提高含铟物料的综合利用效率,开展铟二次资源回收利用,保证资源接续,建设铟原料核心基地。充分发挥昆明市在人才、技术、信息和资金等方面的优势,依托和有效衔接铟原料核心基地,以企业集群化、产业基地式努力构建铟锡氧化物(ITO)靶材产业链、铟材料产业链、铟光伏电池产业链和发光二极管(LED)材料产业链。
  (三)发展重点。坚持综合利用资源、优势产品优先、产品特色鲜明、经济效益领先,重点发展符合实际情况和发展规律、与光电子产业发展相适应的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产品,构建较为完整的铟产业链。
  --提升铟基础原料规模效益。充分利用现有重点产能,推进原生铟资源及含铟二次物料向综合条件较好的云南锡业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蒙自矿冶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集中。优化铟冶炼技术和不同含铟物料的高效富集与提取技术,形成规模效益。引导企业对自给资源保障低、规模较小的小铟厂兼并重组,遏制铟的初级产品产能无序扩张,提高对铟资源的控制度。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