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锦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盘锦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通知
(盘政发〔2011〕22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辽滨沿海经济区,辽河口生态经济区,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盘锦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业经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审议批准,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纲要》明确了“十二五”时期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根本要求和主要任务,是今后五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蓝图和全市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各县区、各重点经济区和各部门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纲要》精神,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工作实际,切实贯彻落实《纲要》提出的主要目标和战略任务,组织制定可行的实施方案,完善各项政策措施,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妥善解决执行中的问题,为加快滨海新盘锦建设进程,为顺利实现“十二五”时期的宏伟目标而努力。
盘锦市人民政府
二○一一年六月二十日
盘锦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十二五”时期,是盘锦向海发展、全面转型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科学制定符合盘锦市情、顺应时代要求、凝聚全市人民意志的“十二五”发展规划,对于加快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建设更具实力活力和竞争力的滨海新盘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盘锦正处于向海发展全面转型的关键时期
(一)“十一五”时期转型发展取得重大阶段性成就。“十一五”时期是盘锦发展史上极不平凡、具有特殊意义的五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和艰巨繁重的转型发展任务,各级党委、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人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三大国家战略”机遇,全力推进“三大任务”实施,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挑战,解放思想,励精图治,奋力拼搏,激情发展,圆满完成“十一五”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谱写了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新篇章。
综合实力大幅提升、经济发展向又好又快积极转变。国民经济自2008年摆脱连续十几年低速徘徊局面,驶入两位数增长的快车道,连续三年分别增长11%、10%、17.8%,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预计达到926.5亿元,是2005年的2.1倍;人均生产总值达到6.9万元人民币(突破1万美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均超过辽宁沿海平均水平;县区经济实现了三年倍增,大洼县将进入全国百强行列,其他县区在省内排名全面前移。这些历史性跨越,更加坚定了盘锦人民再创辉煌的必胜信心。
多元产业快速形成、经济结构向全面优化加快迈进。2007年被增列为国家资源型城市转型试点市,三年来试点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着力稳定油气采掘业,辽河油田原油产量一直保持在1000万吨左右,五年累计生产原油5557万吨、天然气43亿立方米,油气持续稳产为转型发展赢得了宝贵时间。大力培育发展接续产业,五年累计投资千万元以上项目1138个,竣工投产633个,其中2010年投资千万元以上项目725个,竣工投产205个,油气采掘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由50.4%下降到21.5%,三次产业比例由2005年的10.6∶71.7∶17.7调整到8.8∶66.8∶24.4。工业产业集群迅速发展壮大,石化及精细化工产业集群增加值首次超过油气采掘业,成为第一大支柱产业,华锦乙烯扩建及油化工程、北方化学环氧乙烷和乙二醇、振奥化工碳四综合利用、北沥环烷基馏分油加氢装置等一批大项目全面竣工投产,石化及精细化工企业发展到262家,大化工集群正在形成;石油装备制造、海工装备制造、新材料等企业加速集聚,产业集群初具规模。现代农业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市级以上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100家,“盘锦大米”成为中国名牌产品,盘锦被授予“中国河蟹第一市”。现代服务业发展态势强劲,兴隆台中央商务区和双台子商业中心建设快速推进,房地产业蓬勃发展,湿地生态旅游品牌形象确立,盘锦成为重要旅游目的地。
改革开放逐步深化、体制机制和空间布局向开放型经济加速转轨。2006年跻身辽宁沿海经济带行列,沿海开发开放实现重大突破,辽滨沿海经济区在荒滩上拔地而起,盘锦在辽宁沿海经济带位居主轴和渤海翼区位优势凸显,成为省综合改革试验区;石油装备制造基地被列入省沿海开发开放重点支持区域和国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推进了行政区划调整和经济区(园区)设立,“一核、一带、一轴、多点”的向海发展布局初步形成。对外开放水平显著提高,湿地旅游周、石油装备制造博览会走上世界舞台,新加坡益海嘉里、香港华润等一大批知名企业落户盘锦,累计实际利用外资13.5亿美元,年均增长1.3倍;引进域外资金近千亿元,年均增长2.5倍。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和产权制度改革取得重大进展,辽河油田、华锦集团等企业加快发展,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转型的格局加快形成。
城乡面貌明显变化、基础设施向现代化快速提升。从战略高度谋划和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疏港铁路、盘营客运专线和阜盘高速公路加快推进,向海大道、辽河大桥竣工通车,滨海大道、新港路主体工程完工,盘锦港一期工程竣工开港通航,百平方公里公路密度由51.3公里提高到80.84公里,盘锦正加快向交通枢纽城市迈进。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显著提高,建设改造中华路、公园大街、林丰路等城市道路45条,辽河城市段形成景观,城市环境质量和宜居水平明显提升。认真组织实施全省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观,提前三年在全省率先实现村村通油路,农村有线电视实现“村村通”,县城和小城镇建设进程加快,全市城镇化率超过65%。生态盘锦建设深入推进,辽河流域治理成效显著,湿地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集约节约利用土地取得实际成效,城市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95%以上。盘锦成为省级文明城市和园林城市、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市,公共文明指数位列东北三省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