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组织社会单位开展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各县(市)消防大队要督促社会单位在单位内部设置消防知识宣传专栏,张贴消防宣传标语,通过墙报、黑板报、广播和播放《人员密集场所“三提示”课件》等渠道传播消防安全知识。要广泛组织各行业、系统、单位观看公安部消防局下发的《2000-2009年全国重特大火灾案例》及当地典型火灾案例,以案说法、汲取教训,切实提高单位消防安全意识。要督促社会单位对员工进行“四个能力”培训,要求社会单位针对不同岗位、工种特点,培训员工掌握查改火灾隐患的方法及灭火逃生技能,确保人人达到“三懂四会”的要求。尤其是各县(市)消防机构要重点加强棉花收购、加工、存储企业和易燃易爆场所、建筑工地的宣传教育力度,不断提升其消防安全管理水平和自防自救能力。
(四)举办一次大型人员密集场所灭火和逃生演练活动。宣传周活动期间,各县(市)要集中组织开展全民灭火和逃生自救演练,尤其要组织机关、学校、医院、社区居民和商场、宾馆等人员密集场所开展大规模的灭火和逃生自救演练活动,广泛动员社会各界群众参加,切实营造出“铺天盖地”、“全民参与”的宣传氛围,努力做到人人受到宣传教育培训、人人掌握消防常识、人人学会逃生自救技能。
(五)全面开放消防站。各县(市)教育主管部门要积极协调辖区中小学校组织参观消防站;宣传、民政、工会、共青团、妇联等部门要组织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参与到宣传活动中,学习消防常识,增强消防意识,提高自防自救能力。
(六)开展学校消防宣传教育活动。“119”消防宣传周期间,各县(市)要组织开展为中小学生上一堂消防知识课,开一次以“珍爱生命”为消防主题的班会,举办一场火灾疏散逃生演练,组织学生观看《消防安全进学校知识片》及开展消防服务活动等,教育中小学生学生从小培养消防安全意识,掌握逃生自救能力,不断提升其消防安全管理水平和自防自救能力,防止发生群死群伤火灾。
(七)组织开展社区消防宣传活动。要以消防宣传“五进”为载体,结合冬季火灾特点,组织各街道办、乡镇、村委会开展好城市社区和农牧区的消防宣传活动。要通过设立咨询台、张贴标语、发放宣传单、播放《家庭消防安全知识动画片》和农村消防宣传片、音频光碟,组织消防知识竞赛、消防运动会、小型消防文艺演出等形式,向广大居民和农牧民普及消防常识,传授灭火自救技巧。尤其是要重点关注农村、社区留守人员等弱势群体,开展“面对面”、“上门式”的消防宣传教育活动,切实提高消防安全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