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重庆市中小学教师教育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通知

  (五)实施巴渝名家名师培养“春耕计划”。

  按照名师队伍培养思路,到2015年,新增市级骨干教师1500名,评选重庆名师、特级教师、中小学学科带头人300名,中小学(幼儿园)名师工作室主持人20名、巴渝教育家3-5名。按照“立足本地、面向全国、放眼世界”三大原则,围绕“培训模式创新、成长规律研究、队伍整体发展”三大重点,依托“管理机制、评价机制、激励机制”三大创新,优选全国高水平大学、名优中小学校、国外培训机构三大主体,培养造就一支引领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名师队伍。鼓励教育思想、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创新,支持教育教学、办学模式和区域教育综合改革实验,设立“巴渝名师”、“巴渝名校长”、“巴渝教育家”等荣誉称号,营造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创造名家名师的成长环境。

  五、保障机制

  (一)以科学发展为统领,完善教师教育运行机制。

  逐步完善“国家、市、区县、学校”四级教师教育组织体系与运行机制。市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做好教师教育总体规划,强化宏观统筹与系统设计功能。区县教育行政部门要结合各地区教育发展与教师队伍实际,精心制定各区县教师教育发展规划。各学校要按照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有关规定,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参加培训。相关职能部门要进一步明确责任,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围绕五年一周期的教师全员轮训目标,形成“统筹规划、全员参与、分类实施、分级负责”的教师教育运行机制。

  (二)以三级联动为取向,完善教师教育管理体制。

  建立教育行政部门、教师教育机构和中小学校“三级联动”的管理机制,形成齐抓共管、各负其责、各司其职的工作格局。完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依法履行教师公开招聘、流动调配、职务评聘、培养培训、考核奖惩、申诉与仲裁等职责的体制机制。加大城乡教师教育资源统筹力度,探索中小学教师“县管校用”机制。教师教育机构要加强教育宏观决策和教师发展策略研究。各级各类学校要落实专门领导和工作人员负责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积极组织实施以校本学习、校本教研和校本科研为主要形式的教师校本研修。建立片区内学校间的联片合作教研机制,定期开展片区教研活动,搭建教师队伍专业化发展平台。

  (三)以服务能力为重点,建好教师教育培训基地。

  逐步完善以全市教师培训机构为主体,高等院校、教科研机构、电教部门、基地学校等密切合作的开放式教师教育培训基地体系。加强各级培训机构建设,重点加强培训者队伍打造和精品课程开发,实现基地软硬件协同发展。加强教师教育资源联盟和研修共同体建设,促进高校、研训机构与中小学校合作。提升教师教育机构信息化水平,加强重庆教师研修网与全国、区县教师培训机构网络的对接,形成全市中小学教师教育的管理信息库。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