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城乡教师统筹共进工程。
健全“以城带乡、对口帮扶、结对发展”的城乡教师统筹发展工作机制。落实“县镇、农村学校统一教师编制标准”政策,加大农村中小学音、体、美、劳、信息技术、心理健康、综合实践活动等学科教师补充力度。建立和完善区县内义务教育教师校际交流制度,促进教师资源合理流动。抓好“以城带乡、城乡共进”的“领雁工程”,深入推动“一小时经济圈”区县对口支援“两翼”区县教师教育行动计划。选拔优秀师范生顶岗实习支教,改革市级教师培训机构“送教下乡,扶贫支教”项目活动,推广城乡学校师资队伍“捆绑式”建设经验。开展“农村学校优秀教师”、“农村教师特别贡献奖”评选活动,对长期在农村从教、表现优秀的教师予以表彰奖励。
(四)教师教育资源建设工程。
组建全市幼教、特教、中小学、中职等各类教师教育专家资源库。实施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工程,建构起教师教育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一体化的课程体系,编辑出版具有重庆特色的教师教育精品教材。进一步推进教师教育基地建设,加大对区县教师培训基地建设的指导力度,督促未达标教师培训基地验收达标。启动区域性教师培训中心建设,进一步增强重庆教师研修网的培训功能。加强师范院校建设,支持综合大学和其他院校参与教师教育,建好新成立的重庆学前教育学院。提升区域性中等师范学校办学水平,发挥教师进修学院示范辐射作用。建成一批市级示范性农村教师发展学校和区县级示范性片区教师研修基地。
(五)教育技术能力提高工程。
以
教育部《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为依据,以全面提高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促进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有效运用为目的,以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为主要内容,按照“总体规划、分布实施、学用结合、注重实效”原则,深化推进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培训、微软“携手助学”项目培训,建立适应我市教师专业发展需要的规范化的教育技术培训、考试和认证制度,全面提高广大教师运用教育技术的能力。
四、行动计划
以实施“五大行动计划”为抓手,着力构建职前职后相互贯通的现代教师教育体系:
(一)实施高素质师范生培养“春森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