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张家口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张家口市创建健康城市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附件:张家口市创建“健康城市”活动任务分解表

类别

工作任务

5年目标任务

2011年具体工作

牵头单位

责任单位

 

 

 

 

 

 

 

 

 

 

 

 

一、 健康教育工程

 

 

 

 

 

 

 

 

1、健康教育进家庭项目

向全市居民发放健康教育宣传资料,内容包括传染病防治、慢性病防治、地方病防治、营养膳食、居民健康素养等内容。

完成健康教育宣传资料的编辑并开始发放。

市卫生局

市财政局     各县(区)人民政府

2、健康教育进校园项目

全市中小学校每两周至少开设1 课时健康教育课。学校有固定的健康教育橱窗,每年至少开展一次健康知识竞赛、有奖征文等活动。大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小手拉大手”活动,带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追求体育锻炼、文化娱乐的健康氛围。

中小学校开设健康教育课,开展卫生与健康知识竞赛及征文活动,组织学生健康体检,设置健康教育橱窗;举办健康教育进校园活动。

市教育局

各县(区)人民政府

3、健康教育进医院项目

各级医疗单位医务人员在为患者进行医疗救治的基础上,要有针对性地为患者开具健康处方,对患者进行全方位的健康知识、健康行为引导活动。医学专家面向社会举办健康知识、卫生救护讲座,提高目标人群对疾病的预防、控制能力。

举办健康教育进医院活动。

市卫生局

各县(区)人民政府

4、健康教育进社区项目

各级社区基层组织定期开展健康知识讲座,组织医学专家深入社区举行讲座。居民居住区设立健康教育橱窗,定期更换健康教育内容。

以社区市民学校为依托每月举办一次健康知识讲座;举办健康教育进社区、进家庭活动;健康社区、健康家庭创建活动及健康志愿者服务行动。

市卫生局

市妇联、团市委  各县(区)人民政府

 

 

5、媒体健康宣传项目

 

 

 

 

在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开设“健康城市”创建活动专栏,宣传普及卫生知识,每周一期。

张家口日报开设“健康城市,幸福人生”专栏;张家口晚报开设“健康小贴士”专栏,每周一期。

市委宣传部

市卫生局     各县(区)人民政府

在张家口市电视台播放健康知识公益广告片,每周开办一次健康知识大讲堂。

录制播放。

市委宣传部

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市卫生局    各县(区)人民政府

在市卫生局网站开设“就医指南”、“健康讲坛”等专栏,开展丰富多彩的健康宣传活动,扩大健康教育引导覆盖面。

启动网站。

市卫生局

各县(区)人民政府

一、 健康教育工程

5、媒体健康宣传项目

以公共交通工具为载体,努力宣传健康知识。

举办健康公交行活动。

市文明办

市交通运输局     各县(区)人民政府

6、禁烟、控烟项目

广泛开展禁烟、控烟干预活动,卫生系统率先禁烟。

卫生系统达到全面禁烟。

市卫生局

各县(区)人民政府

从在校生和青少年抓起,大力实施“无烟学校”的创建活动

“无烟学校”创建活动全面推开。

市教育局

各县(区)人民政府

加强社会宣传,提高广大烟民禁烟、控烟自律意识;积极开展“无烟机关”、“无烟餐馆”、“无烟家庭”等创建活动,全面推行公共场所禁烟。人群吸烟率在现有基础上逐年递减。

开始实施“无烟机关”创建活动。

市卫生局

市委宣传部、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市商务局、市工商局、市妇联、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各县(区)人民政府

 

二、 健康服务工程

 

 

7、居民健康信息管理项目

为社区居民每人建立一个电子健康档案,定期组织居民体检。到2015年为全部城乡居民建立起健康档案。

有计划的组织开展居民健康体检,建立电子健康档案。

市卫生局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财政局  各县(区)人民政府

每年对全市城乡居民的健康现状进行抽样调查,科学分析和全面掌握健康现状。

开展城乡居民健康现状抽样调查,建立数据库,撰写和发布辖区居民健康状况报告。

市卫生局

市财政局、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各县(区)人民政府

进一步强化政府卫生监管、建立健全卫生监督体系。

建立健全市、县、乡三级卫生监督网络。

市卫生局

各县(区)人民政府

8、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项目

全面完成县级医院建设任务,每个县至少有1所县级医院达到二级甲等综合医院水平。启动县级中医院标准化建设项目。建立完善医疗紧急救援体系,加强县级医院的紧急救援服务能力建设。

完成2009-2010年中央下达的县级医院项目建设任务,启动实施下花园区医院建设项目,按时竣工投入使用。每个县至少有1所县级医院基本达到二甲水平。

市卫生局

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各县(区)人民政府

加强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实行计算机网络化管理,规范化运行,实现科学化管理,将符合条件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纳入医保,制定居民慢性病报销办法,引导居民到社区看病就医。实现“小病到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双向转诊模式。

全面完成2009-2010年中央安排的2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任务,实现每个街道都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市卫生局

各县(区)人民政府

二、 健康服务工程

9.基层医疗卫生人才保障项目

加强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通过对口支援、定向培养、转岗培训、在职教育、社会招聘等多种途径力争每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都有合格的全科医生。

安排65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岗人员进行全科医生转岗培训。

市卫生局

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各县(区)人民政府

10、慢性病干预项目

组织开展高血压、高血脂、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常见慢性病干预措施进社区、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事业等活动。

举办以高血压预防为主题的义诊活动;以慢性病为主题的健康宣传活动。

市卫生局

各县(区)人民政府

11、职业相关疾病防治项目

对工矿企业管理者和各种作业人群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知识培训,做好有毒有害岗位工人的体检和健康培训工作。2011年职工健康体检率60%、建档率达到60%,逐步提高,每年增加5%,到2015年达到80%。

组织职业病防治知识培训,职工健康体检达到60%,建档率达到60%。

市卫生局

各县(区)人民政府

12、精神卫生项目

针对不同年龄、不同人群、不同职业、不同环境,充分发挥各级精神卫生防治机构的专业优势,深入学校、企业、社区,传播心理卫生知识,引导及时心理咨询,实施早期干预策略,消除焦虑、抑郁、悲伤、恐惧、恼怒和成瘾等异常心理行为,引导确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人群心理健康知识和精神疾病预防知识知晓率逐步提高。加快精神卫生服务人才队伍培养,加快建设功能比较完善的精神卫生防治体系。

深入到社区进行以心理健康知识为主题的宣传义诊活动。

市卫生局

各县(区)人民政府

13、开通“12320”公益电话项目

面向社会公众开通“12320”公益电话,以便及时有效应对公共卫生事件和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向公众传播健康防病知识。解答公众的各种健康问题,引导公众的健康行为,帮助人们建立科学的健康防病意识。

开通“12320”公益电话。

市卫生局

市财政局

三、 健康饮食工程

14、食品安全专项整治项目

对所有食品和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相对集中食品加工小作坊、销售企业、餐饮(集体食堂)单位、仓储场所进行全面集中彻底清查,严厉查处和打击食品生产经营违法违规行为,严格实行“五个一批”,即关闭取缔一批、停产整顿一批、改造提升一批、整合重组一批、派监督员入驻企业监控一批、确保食品质量安全。

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活动,严厉查处和打击食品生产经营违法违规行为。

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市工商局、市卫生局、市商务局、市农牧局 各县(区)人民政府

 

三、 健康饮食工程

15、建立食品药品安全长效机制

在食品安全方面,建立食品安全联合执法机制、食品安全监测预警机制、食品安全质量保证机制、食品安全应急处置机制、食品安全社会监督机制、食品安全责任追究机制等六个机制;在药品安全方面,建立药品安全质量保证机制、药品安全监测预警机制、药品安全社会监督机制、药品安全应急处置机制、药品安全责任追究机制等五个机制,确保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

建立食品安全长效管理机制,建立药品安全质量保证机制,严厉查处和打击药品生产经营违法违规行为。

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市工商局、市卫生局、市商务局、市农牧局 各县(区)人民政府

16、放心饮水项目

加强城乡居民生活饮用水质量检测,建立监督监测机制,2015年集中式供水单位建档率达到100%。

加强城乡居民生活饮用水质量检测

市卫生局

市市政公用事业局、市水务局     各县(区)人民政府

17、安全饮食项目

以治理抗生素、雌激素、农兽药残留超标为重点,完善农产品检测体系,建立健全长效监督管理机制;加强蔬菜、水果、肉蛋奶、饮品、食品添加剂的检验检测,倡导食用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加强对食品生产加工单位和食品经营单位的管理。

组织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活动、食品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行动。

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市农牧局、市卫生局、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市工商局、市商务局 各县(区)人民政府

对全市餐饮业实施食品卫生等级管理,按照餐饮单位量化分级管理评级标准,将全市餐饮业划分为A、B、C 三个等级,着力提升A级餐饮单位水平,扩大B级餐饮单位比例,规范C级餐馆行为。2011年推行餐饮单位量化分级管理,到2015年A、B 等级餐饮单位逐年递增5%。

推行餐饮单位量化分级管理办法;在全市餐饮行业开展“健康上餐桌”活动。

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各县(区)人民政府

18、平衡膳食促进项目

倡导居民平衡膳食,合理营养,实现“吃动两平衡”。倡导少盐少油饮食,倡导食用低钠盐、植物油。倡导集体食堂、餐饮单位对盐油实行总量控制、总量递减。倡导饮酒不过量,文明饮酒不劝酒,提高广大群众的自觉控制能力。

开展健康饮食宣传活动。

市卫生局

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各县(区)人民政府

四、 健康信息服务工程

19、医药卫生信息化项目

加快以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医疗保障、基本药物制度和综合管理为重点的卫生信息化建设。加快卫生信息化建设,提高公共卫生、医疗保障和卫生行政管理水平。突出抓好居民就医“一卡通”,为每个人建立一份电子健康档案。

积极配合有关部门,继续推广就医“一卡通”等办法,基本实现参合人员统筹区域内医疗费用即时结算。社区居民健康档案规范化电子建档率达到50%左右。

市卫生局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财政局  各县(区)人民政府

20、医院信息化项目

积极推进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院信息化建设,推广患者满意度电子评价系统,加快远程诊疗服务系统建设,开展远程会诊项目。

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在整合资源的基础上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建设。

市卫生局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财政局  各县(区)人民政府

五、 健康文体工程

 

21、全民健身项目

贯彻落实《全民健康条例》,切实保障公民参加体育健身活动的权益,组织做好全民健身系列活动,提高全市人民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五年内每个社区建设一处群众健身场所,到2015年全民健身体育设施基本实现全覆盖。组织好每年一度的“万人长跑”活动、“两节”期间全民健身系列活动、“全民健身周”系列活动,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性的健身项目比赛,使全市经常性体育锻炼人数达到35%。                          机关公务人员要从四大班子领导做起,坚持带头锻炼,每天运动不少于30 分钟。

举办“健身徒步走”活动,推行工间操、健康单位创建活动。

市体育局

市妇联、市总工会 各县(区)人民政府

青少年每天运动不少于60分钟。倡导累加式、镶嵌式等多形式的运动方式和工间操,在公共休闲和锻炼场所设置体育运动量的标识。

启动“阳光体育进校园”青少年健身活动。

市教育局

团市委      各县(区)人民政府

22、文化活动项目

加强体育馆、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等场馆建设。

启动项目建设。

市发改委

市体育局、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各县(区)人民政府

每个社区都建有固定的文化活动场所,各种群众文化活动普及到每一个社区。

基本完善社区文化场所建设。

市委宣传部

各县(区)人民政府

创作健康教育剧目,定期举办老干部歌咏比赛,农民秧歌大赛、社区居民歌舞大赛、大学生和中学生街舞、健身操比赛、国际标准舞大赛和交谊舞大赛等活动。举办老干部保健知识竞赛,社区居民健康教育知识竞赛。

举办迎“七一”,庆祝建党90周年歌咏比赛、彩色周末大型群众文艺演出活动。

市委宣传部

市体育局、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市教育局       各县(区)人民政府

23、民间组织健康促进项目

以现有的各种舞蹈、锣鼓、歌唱等群众健身团体为依托,发展一批新的有益健康的疾病康复类社团、健身中心、俱乐部等民间组织,全市民间健康、文体活动组织覆盖更多人口。

发展群众健身社团,组织开展健身、文体活动。

市体育局

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市总工会   各县(区)人民政府

六、 健康环境工程

 

 

 

 

24、碧水蓝天项目

 

 

以节能减排、企业治污减排、饮用水源环境综合整治等专项行动为重点,对燃煤锅炉进行改造,积极推广利用天然气等清洁和准清洁能源技术,不断改善全市大气、水环境质量,全年二级及二级以上天数(全年API指数<100的天数)>85%;地表水国控、省控监测劣于五类水质的比例<35%,好于三类水质的比例>47%。经过五年努力,使大气环境、水环境等主要指标达到环保目标要求。

组织一次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综合整治专项检查。改进城市能源结构,提高清洁能源比重。

市环保局

市水务局、市市政公用事业局、市住建局、市农牧局     各县(区)人民政府

六、 健康环境工程

 

 

 

24、碧水蓝天项目

 

大力推动清洁能源的使用和普及,城区燃气普及率达到99%以上,管道燃气使用率达到80%以上,集中供热普及率达到85%以上。

推广清洁能源的使用和普及。

市市政公用事业局

各县(区)人民政府

以绿化攻坚专项行动为重点,不断扩大绿化面积,改善环境质量。

建设国家园林城市。

市园林局

各县(区)人民政府

垃圾处理实行“户清、村集、乡运、县处理”的垃圾转运处理模式,到2015年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90%;垃圾集中处理率≥95%。

加快城市垃圾处理厂和污水处理厂的建设,提高集中处理率。

市住建局

各县(区)人民政府

25、卫生创建项目

按照国家卫生城市、卫生县城标准,大力开展卫生创建活动,完善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日常卫生管理,开展卫生知识宣传教育,提升居民卫生文明素质,实现城市环境的美化和净化。

创建2个省级卫生县城,21个省级卫生单位。

市爱卫办

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市文明办、市住建局、市环保局、市水务局         各县(区)人民政府

26、厕所改造项目

按照城市公共厕所卫生标准,2013年城市水冲式公厕达到70%,2015年达到100%。

积极建造城市公共厕所。

市住建局

各县(区)人民政府

27、除害灭病项目

全市每年集中开展两次大规模的卫生整治和“消杀”行动,将蚊、蝇、鼠、蟑螂等虫害密度控制在国家标准以内,有效控制各类传染病和虫媒疾病的发生。

开展环境卫生集中整治活动,组织开展“除四害”消杀行动。

市爱卫办

市农牧局、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市住建局       各县(区)人民政府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