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苏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转发苏州市“十二五”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牵头单位:市环保局。

  相关责任单位:各市(区)政府(管委会)、市住建局。

  (2)实现建筑施工的实时监督,鼓励使用低噪声施工设备和工艺。将建筑施工噪声污染控制纳入文明工地评比内容。强化项目经理是建筑施工噪声污染控制的第一责任人制度。

  牵头单位:市住建局。

  相关责任单位:各市(区)政府(管委会)。

  (3)全面推广使用商品混凝土。推广使用预拌砂浆。禁止施工现场搅拌混凝土。

  牵头单位:市住建局、市经信委。

  相关责任单位:各市(区)政府(管委会)、市环保局、市交通运输局。

  3.推进社会生活噪声污染防治。

  (1)禁止商业经营活动在室外使用音响器材招揽顾客。积极推行城市室内综合市场,取缔扰民的露天或马路市场。严格管理敏感区内的文体活动和室内娱乐活动。

  牵头单位:市公安局。

  相关责任单位:各市(区)政府(管委会)、苏州工商局、市市容市政管理局、市文广新局。

  (2)严格控制加工、维修、餐饮、娱乐、健身、超市及其他商业服务业噪声污染,有效治理冷却塔、电梯间、水泵房和空调器等配套服务设施造成的噪声污染。对噪声超标单位限期整改,并征收噪声超标排污费,逾期未完成整改的予以行政处罚。

  牵头单位:市环保局。

  相关责任单位:各市(区)政府(管委会)。

  (3)对室内装修进行严格管理,明确限制作业时间,严格控制在已竣工交付使用居民宅楼内进行产生噪声的装修作业。

  牵头单位:市公安局。

  相关责任单位:各市(区)政府(管委会)、市市容市政管理局。

  4.深化工业企业噪声污染防治。查处工业企业噪声排放超标扰民行为,对超标企业限期整改,并征收噪声超标排污费,逾期未完成整改的予以行政处罚。加大敏感区内噪声排放超标污染源关停、搬迁和治理力度,到2015年年底前实现敏感区内工业企业噪声排放达标。加强工业园区噪声污染防治,禁止高噪声污染项目入园区。严格落后工艺设备淘汰制度,将高噪声的工艺设备纳入淘汰目录。

  牵头单位:市环保局。

  相关责任单位:各市(区)政府(管委会)、市经信委。

  (二)强化噪声排放源监督管理。

  5.严格声环境准入。严格建设项目声环境影响评价,明确改善噪声污染防治的措施要求。严格项目环境噪声“三同时”验收管理,未通过验收的噪声排放项目,一律不得投入运行。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