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加强流域内农村环保工作。积极推进练江流域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和处置工作,实行村收集、镇转运、区处理,加快全区垃圾处理场建设。组织全面清理辖区内河道两旁堆积的生活垃圾,杜绝乱堆乱放行为,避免生活垃圾对水环境造成二次污染。两区要继续开展练江及其支流进行清淤清障等综合整治工作,清除练江及其一级支流的水生物、水葫芦、漂浮物等。
7、加强流域内生态保护和建设。继续做好饮用水源保护工作,严控饮用水源一、二级保护区内违法排污口,加强小山塘水库养殖业管理,确保全区人民饮用水安全。推进禁养区内所有养殖场及限养区内无法达标的规模化养殖场的清退工作。组织整治农村分散养殖业,推行种养结合,以生态文明村创建为载体,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推行科学耕种、节水灌溉,对农业废弃物实行综合利用,实现资源化处理。
8、加大流域内环保宣传教育。练江污染整治是一项系统工程,通过加强领导,发动镇、村两级参与到整治工作中来。并利用电视台、电台、报刊、网络、在校教育、宣传栏、宣传车等多种手段,广泛宣传练江污染综合整治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各镇 (街道)、各有关部门落实整治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环保法制观念以及环保意识和节水意识,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练江污染综合整治工作,形成整治的良好社会氛围。加快流域内环境监测及在线监控监测能力建设。
四、保障措施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市直有关部门及潮阳、潮南两区政府要统一思想,认清形势,加强领导,把练江污染整治作为推进科学发展、实现粤东地区“五年大变化”的主要任务,进一步增强做好整治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要充分认识练江污染整治的重要性、紧迫性、长期性和复杂性,坚持科学治污、联合冶污、持续治污,从优化产业布局、调整产业结构、加强环境管理、推进水污染控制工程建设以及提升环境承载力等方面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大环境综合整治力度,高质量地完成整治任务,促进流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健全机制。一是完善责任追究机制。流域内各级政府对辖区内环境质量负责,把练江污染整治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领导,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一级抓一级,做到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要进一步明确时限和考核、责任追究制度。各级政府要把流域污染整治任务细化分解,明确任务时限,把完成情况和水质达标情况纳入政府任期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考核;对考核不达标的,要通报批评,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对拒不执行处罚决定的企业责任人,要依法从严追究责任。
二是建立污染源监管长效机制。建立市里督查、地方监管、企业负责的环境监管体制,提高污染源监督管理水平。完善联合执法机制,对重点污染源加大巡查、抽查频率,并加密监测,严厉打击违法排污行为,对不正常运行污染治理设施、偷排、超标或直接排放生产废水的环境违法行为,要依法从严处罚。规范排污口设置,继续推进重点污染源的在线监控、在线监测系统建设。建立和完善环境信息公开制度,在主流媒体上公布被处罚的环境违法企业名单、违法事实、整改要求,积极发挥舆论监督作用。推行有奖举报制度,鼓励全社会参与监督企业排污情况。潮阳、潮南区政府要抓紧整治好脏、乱、差问题,加快垃圾填埋场建设。